阅读新闻

凌叔华:民国时期的豪门才女

[日期:2012-10-27] 来源:  作者: [字体: ]

新浪收藏 

  凌叔华女士,是民国时期的传奇女子,集作家、画家、学者、翻译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因为唯美浪漫的文风,她被沈从文、徐志摩、苏雪林誉为中国的蔓殊菲儿。

  凌叔华出身豪门世家,其祖父凌朝庚为广东番禺巨富,父亲凌福彭与康有为是同榜进士,官至直隶布政使,授一品顶戴。与袁世凯私交甚密,1911年后曾任北洋政界约法会议议员、参政员参政。凌福彭精于词章、酷爱绘画,与学界画坛时彦过从甚密。康有为、俞曲园、辜鸿铭、齐白石、陈寅恪等社会名流是凌家的常客。凌叔华的英语启蒙先生就是辜鸿铭。其父还聘请慈禧的宫廷女画师缪素筠为凌叔华教习画作,后正式拜丹青名家王竹林、郝漱玉为师,还得齐白石的亲传。20岁时凌叔华入读燕京大学,并在周作人的帮助下开始发表作品,成为新月社和《现代评论》周刊力捧的女作家。1924年5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问中国,在京城文学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凌叔华做为燕京大学的学生代表送去请柬,还以女主人的身份在凌府为大诗人举办了不落俗套的茶话会。凌叔华的大书房也成了中国最早的文艺沙龙,由此茶会,凌叔华认识了自己的知己徐志摩和日后的丈夫陈西滢。

  徐志摩对凌叔华的才貌很欣赏,他曾为凌叔华的第一部小说《花之寺》作序,是一生中唯一一次为人作序。他的处女诗集《徐志摩的诗》出版扉页上的题词“献给爸爸”,则是出自凌叔华的手笔。徐志摩去世后墓碑上的题记也是凌叔华的手书。徐志摩和凌叔华、林徽因、陆小曼四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也是最为外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但是凌叔华的才华与风情才是其最为人所称道的,她的清雅婉约的文风,简约淡雅的画意,在当时得到了很多画坛文坛大师的推崇和器重。凌叔华曾为齐白石创作《夜景》一幅,白石专为此画赋诗一首:"开图月是故园明,南舍伤离已五春。画里灯如红豆子,风吹不灭总愁人。"《夜景》我们已无法得见,但诗意里淡淡的哀愁似乎能想象出画意的婉约和哀怨。

  沈从文曾这样评价凌叔华:“以明慧的笔,去在自己所见及的一个世界里,发现一切,温柔地写到那各样人物姿态,叔华的作品,在女作家中另走出一条新路。”

  鲁迅先生则这样评价:“凌淑华的小说⋯⋯恰好和冯沅君的大胆、敢言不同,大抵很谨慎的。适可而止的描写了旧式家庭中温婉的女性⋯⋯也就是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300公斤原石赌出130公斤松石
下一篇:朝鲜艺术家抄袭中国画作被发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