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90后考古女学员的探险情结(组图)

[日期:2012-08-18] 来源:  作者: [字体: ]

 新华网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8月14日,结束了一天的挖掘工作,大家在写当日的考古日记。

  钟燕娣、谢静、李朵是吉林大学2010级考古专业学生。自7月上旬开始,她们随班级来到吉林省新荒泡东南岸的后套木噶遗址,进行为期3个多月的田野考古实践教学与遗址保护研究活动。

  考古工作是艰辛的,每天早上6点起床,7点开工。午休两个小时后,要一直忙活到天黑。上工时,在地上挖掘、清理遗址或爬或蹲,忍受着风沙和烈日,一天下来,身上的汗水和泥土混在了一起。因条件有限,下工后的淋浴成为奢望,打一盆井水,往头上一浇,用毛巾再擦擦便算是洗完了。

  “的确十分辛苦,但我们苦并快乐着。”被晒得黝黑的李朵笑着说。谈到为何选择这个专业,谢静说:“当时是一些考古小说勾起了我对考古的兴趣,所以报考了考古专业。经过学习,才了解到考古是一门很严谨的科学。”

  虽然与小说中描绘的有差距,但却并不妨碍谢静在考古中提炼出属于自己的、真实的快乐。“现在看来,探险并不意味着惊心动魄,挖掘到骸骨、碎片,将历史从泥土中‘挖掘’出来,对我来说便是最好的探险。”

  对于同学所说的,钟燕娣也深有感触:“我们就像一个侦探,在挖掘过程中发现湮没在时间和尘土中的历史。”

  新华社发(许畅摄)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六招教你识破俄罗斯玉
下一篇:美国幸运狗继承古董藏家亿万遗产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