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百余件珍贵孔府绝版衣冠首次向社会开放

[日期:2012-08-11]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中新社济南8月9日电(记者孔凡元)整理五百年孔府衣柜所得,“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特展”开幕式9日在山东博物馆举行。百余件珍贵孔府绝版衣冠首次与观众见面,全面系统展现传统中华文化礼仪文明与孔府高贵的生活方式。

  当日,山东博物馆孔府旧藏服饰特展展厅内,人流如潮。此展览冕冠、佩饰、衣物同展,以明式家具为展架,以画轴做展板,堪称一场再现孔府生活之展。

  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这悬从明嘉靖皇帝朱厚璁御赐“恩赐重光”匾额而得名的“重光门”。这座在古代只有帝王才可以通行的特殊之门,而今对民众敞开,以展示“圣装仪态”中的孔府。

  展览分前言、成衣有道、衣冠肃肃、丽服有晖、冠带春秋和襟袖含香六部分。

  在“丽服有晖”布展现场,一件明代茶色罗织“金蟒”袍格外吸引眼球。活动筹展负责人宋东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该件服饰白卷贴领,胸背和两肩有四条飞舞的织金蟒,和江崖及云纹、杂宝组成云肩形,组成通袖蟒的服饰。或是明成祖赐衍圣公的一品金织衣。”

  在“衣冠肃肃”展览厅,一套五梁冠实物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只见纱质的冠顶自前而后五道皮质的横梁,颜题前后与云翅的铜网上装饰有金织的簪花。宋东说,这是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全套明代朝服实物,也是难得的进贤冠实物。

  在“襟袖含香”展厅,面对男子的道袍、披风,女子的衫、比甲等各式便服,明清服饰专家孟晖概括到,“春秋穿罗、夏季穿纱、冬季穿纻丝”,古人根据季节更换不同材质衣物的情形在此看到了活题材。

  在“冠带春秋”现场,青纱裳、紫绸蟒袍等10多件大型服饰尽显独特的文化和审美特质,一件清代彩绣人物红绸袄格外引人关注,其领下镶有盘金如意、彩绣牡丹纹的挖云式黑缎领托,领口、右肩襟处盘饰黑绦飞蝶纽襻,上面有金线盘制的凤凰、如意和双钱。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在参观后向中新社记者表示,这些孔府旧藏服饰可称半部明代服饰史,明代服饰由于织物面料的特质导致存世很少,多为墓葬出土为主,其它有零星存世,且看不到色彩。像孔府这样大面积存世的极为少见,而且至今保存完好、色彩鲜艳。(完)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保利博物馆展出许氏骏马
下一篇:限量版画:艺术收藏视野中的新势力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