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明清家具——承具》邮票设计师访谈

[日期:2012-06-09] 来源:邮来邮往  作者: [字体: ]

优雅、简洁、流畅,这些词句远不足以描述明清家具的风骨和气质,但才华横溢的设计师马刚却一心要通过邮票表达出明清家具的无言大美。

《明清家具——承具》是始自去年发行的“明清家具”系列邮票的第2套,设计者仍是中央美术学院的马刚教授,不同的是这次他有了位合作助手于山。由于整个系列规划的改变等种种原因,“承具”邮票由去年发行 的“坐具”邮票全套6枚的规格改为 全套4枚邮票,平头案、方桌、香几、翘头案、酒桌,这些从浩如烟海的古典家具文化中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哪一个都难以割舍,这是马刚遭遇的第一个挑战。反复斟酌、精挑细选是设计之初的功课。
两大两小:邮票的图案和规格
4枚邮票分别表现了现藏于光复博物馆的明代黄梨花平头案(一腿三牙、四平八稳)、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代黄花梨透雕螭纹方桌、现藏于海外的明代黄花梨嵌石香几(三弯腿、带托泥、木石相映)和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铁梨象纹翘头案。家具原物是两大两小,邮票规格也根据家具实物的大小设计成两大两小,即两枚规格为50毫米X30毫米,两枚为40毫米X30毫米。
咬文嚼字:文字也风流
精到、经典的文字是这套邮票的独特之处。邮票全张票、小本票上,文字和说明随处可见。其中有耐人寻味的四字词语,如“一腿三牙”、 “四平八稳”、“通体光素”、“古拙简 朴”、“卷足搭叶”、“木石相映”、“四面平和”、“气局高岸”等,这些评价明清 家具的专用术语全是马刚和合作设 计者于山一起从专业书籍中针对所 选家具的特点挑选出来的,不但精 练地概括了明清家具的特点,而且读来也唇齿留香,韵味悠长。这些词经著名画家杜大恺先生手书,书法字体一笔一画也像极了明清家具简朴优雅、疏朗雅致的外形。早些年马刚开始涉足明清家具收藏时,这些文字与家具同时令他赞叹、沉醉不已,中国的传统家具和传统文化原来是这样密不可分!
全张票、小本票上关于明清家具承具的大段资料介绍由马刚和于山整理,经明清家具专家审定,小本票的英文资料由美国研究明清家具的专家柯蒂斯翻译。马刚花了不少时间收集文字资料,而且专门做成中英文互译的形式,让欣赏这套邮票的中外集邮者都能看懂。因此,正套邮票不仅图案内容经得起推敲,文字的专业性也经得起细细品味。
小本票、全张票:比小人书精彩
小本票借鉴了去年发行的“坐具”邮票小本票的风格,在设计上仍采用了元代古籍木板画插图,在票外通过古籍插画展现了承具的功用和特色。与简朴素雅的邮票图案相比,小本票有家具,有人物,有故事情节,有文字说明,形象具体的体现了各类承具的使用场合和使用方式。由于邮票枚数不足以展示所有承具的风采,除邮票上展示的4件承具外,设计者还将饶有特色的酒桌、紫檀四方桌(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等其他几件小型承具精品展示在小本票上,丰富了小本票的信息,简直比小人书还好看。全张票上文字竞秀,由书法构成过桥票,丰富了版式信息。可以说小本票和全张票凝聚了明清家具——承具的精华。
系列性:让你看出来
“明清家具”是个系列邮票,这个系列性不仅体现在票名、全套枚数和邮票规格上,还体现在邮票的风格和连贯性上,同一设计者为这一连贯性的保持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套承具邮票的票名字体、面值、点缀邮票图案的“明清家具”闲章以及小本票参考的古籍善本,都与去年发的坐具邮票相同或十分类似。
红色的“明清家具”闲章、如意云头、空白的背景,这些都是这个系列邮票的常用元素。
印刷工艺:微微压凸
这套邮票由河南省邮票印刷厂印制,为此马刚几次从北京跑到河南,与技术人员沟通适合邮票的印制工艺。马刚发现,如果采用压凸工艺,那么稍微有些压凸的效果就刚刚好。如果压凸工艺做的痕迹太深,邮票上的家具反而会有一些现代的感觉。因此,他开玩笑的说:“你们偷工减料一些的效果最合适!”几次切磋下来,河南省邮票印刷厂负责技术的林厂长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对邮票工艺研究的热爱与执着深深能打动了马刚。两位有些惺惺相惜的“工作狂”精诚合作,努力打造出让集邮者满意的邮票。
邮票的气质:文化内涵
两眼放光、嘴里不断冒出明清家具专业术语的马刚本人就是一名多年的明清家具“发烧友”,在他眼里,明清家具的美体现在每一个造型弧度上,体现在每一个装饰图案上,体现在文字上,也体现在家具简洁典雅的气度上。怕平头案的牙板和和侧面的两道横翅之间的些微空隙表现不出来,“一腿三牙”表现不清楚,马刚没有采用摄影师的照片,而是亲自调整摄影角度,为第一枚邮票表现的平头案拍照。他二度求助于外国专家柯蒂斯翻译文字说明(设计“坐具”时,曾请柯蒂斯帮助解决版权问题);为了获取流失海外的黄花梨嵌石香几的版权,他南下香港求助于热心的资深专业人士伍女士。圆形和方形的闲章散落于票间,邮票图案外的轮廓是家具图谱的线描外框,明清家具上常用的如意云头图案的点缀出现于全张票和小本票上,邮票处处散发的文化气质源于他对明清家具和邮票设计的理解和挚爱。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6月9日发行《明清家具——承具》特种邮票1套4枚,小本票1册
下一篇:《明清家具·承具》总公司首日封欣赏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