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5月30日 09:30 长江商报
(记者 罗义)高价购来的珍贵民国纪念币不但没让持有人高兴,反而带来了心病。持有人陆先生先后请教过不少业内行家,但却说法不一。他非常急切地想弄清,自己持有的这块“文曹”纪念币到底是真是假。
去年底,陆先生经朋友介绍,在武汉收藏品市场一钱币商家处花5万元购得一块民国纪念币。陆先生收藏钱币并不久,之所以肯花重金是因为,“朋友们都说这个币量少,并且卖家承诺如假包换。”
记者看到,该币品相十分完好,正面为曹锟文装脱帽半身像,背面是五色旗及军旗,上环“宪法成立纪念”六字。该币与民国许多银币最大的不同,是没有面值。
据了解,曹锟为民国时期军阀,他曾以重金收买国会议员,贿选为总统,天津铸币厂开铸曹锟大元帅服像纪念币,同年又铸造了曹锟西装正面像,收藏界俗称为“文曹”、“武曹”币。
武汉收藏家协会古玩专委会相关负责人在仔细鉴定后表示,该币防伪线统一,且材质确实为银,也有使用痕迹,可以断定并非“翻沙”造假。但不排除此类高档币,也有真银假币的机器冲压制假。
该负责人称,鉴定钱币一般从声音、外形、重量等几个方面鉴别。精铸钱币目前鉴别的难度已越来越大,是业界难题。据称,该纪念银币当时仅作馈赠之用,未曾流通,存世极少。
鉴宝第三场专家们费了好大劲依然对藏友陆先生收藏的一枚银元各抒己见。本报记者 傅坚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