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文交所的兴衰之路

[日期:2012-05-22]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2年05月22日 07:47 21世纪经济报道

  经历了惊涛骇浪般的大发展,文交所的疯狂与风光不再。

  2009年6月,由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精文投资公司联合投资创立的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正式揭牌,这是国内首家成立的文交所。

  2009年9月17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滨海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战略部署,依据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国家九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银发〔2010〕94号),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于家堡金融区,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此后,国内文交所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截至2011年底,全国在运行和申请中的文交所数量达到了20家。

  作为“先行先试”的典范,天津文交所在成立后的1年多时间内一直低调运转。但是,2011年初,天津文交所推出份额化交易,使得天津文交所一夜之间成了社会关注焦点。

  天津文交所的《黄河咆哮》和《燕塞秋》两只艺术品“股票”于2011年1月26日,以发行价每份额1元推出,截至当年3月16日,已分别上涨至17.16元和17.07元,短短2个月,价格翻了17倍之多。

  随后,郑州文交所跟风推出份额化艺术品产品,也产生了被追捧的效应。同时,泰山文交所、深圳文交所等相继推出份额艺术品产品。由此,文交所成为投资者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但是,问题也很集中地爆发。由于对于文化艺术品份额交易没有经验,导致天津和郑州文交所的交易规则一变再变,其间,郑州文交所更是遭受到了关联交易等诸多质疑。

  于是,国务院在2011年11月24日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38号文),开始清理整顿包括从事产权交易、文化艺术品交易、大宗商品中的远期交易等内容的交易所。

  随后,包括天津、郑州等地文交所纷纷陷入整顿之中,加之投资者恐慌心理的作用,文交所诸多隐藏的问题被揭发出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王迪开腔化解跑路传闻 郑州文交所自救能否奏效
下一篇:金价回落 投资者可果断出手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