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邮票:知青眼中的奢侈品

[日期:2012-05-22]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2年05月22日 11:25 金陵晚报

  如今,很少有人愿意提笔写信,不但写信太麻烦,还要买邮票,去邮局投寄,但每途经邮局时,总会勾起我对往事的追忆。

  那还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感召下,上山下乡。对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老三届”们来说,远离家人亲友,蜗居在破草屋中,唯一的安慰,便是能在暗淡的油灯下去阅读亲朋好友的信件,从中获得熬过蹉跎岁月的信心。

  可是,八分钱一张的邮票对他们来说又是非常奢侈的。在当时,八分钱可以买到一包香烟、半斤盐,而十张邮票的钱,能买到一斤食油或一斤猪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发明了“邮票拼接法”,也就是把使用过、盖过邮戳图案相同的邮票,通过裁剪拼接成一张完整的邮票;更有甚者,通信双方形成默契,发信以前在邮票上涂上一层厚厚的糨糊,收信后把邮票放入水中一泡,邮戳就能被泡掉,从而重复使用。

  很快,这种移花接木的方法当时在知青中流传开,成为“老三届”的“专利”。据说,对于这一秘密,邮局的人也略知一二,只不过大家都不去捅破这层窗户纸。要知道,在当时谁家没有几个儿女或兄弟姐妹在“广阔天地”呢。

  岁月如梭,想当年“老三届”迫于无奈,违心地干过“拼接邮票”、“一票重复使用”的错事,这也是特定的历史造成的,与如今不法商贩制假贩假、获取暴利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杨龙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地图错误造就中国最贵邮票
下一篇:中国首套错版邮票出自日本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