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集藏铜元珍品为王

[日期:2012-03-29]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2年03月29日 13:08 华夏收藏网

  中国铜元俗称“铜板”,主要流行于清末民初。铜元铸造时间不长,前后仅流通了五十多年,铜元的品种大约有1000余种,但其存世量据估计有百亿枚以上。

  集藏和投资铜元,必须了解和熟悉铜元的起源、图案、版别、存世量、价格高低和真伪等要素。铜元是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发行的,1900年,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为缓解钱荒,率先下令在广东试铸新式无孔铜元,因尚未得到清政府批准,所以当时仅在广东一地试用,这是我国铸造铜元的开始。铜元受到各界欢迎,既缓解了钱荒,又有效地打击了私铸钱币,于是各省纷纷效尤。1906年,清政府颁布法令,对铜元的样式、尺寸、质量做了明确的规定。于是各省开始大量铸造铜元,铜元与银元一样成为流通领域的主要货币之一。

  铜元因存世量很大,因此在收藏时应尽量选择珍品,普品因存量太多则收藏价值不高。目前,普通的铜元仅售二、三元一枚,而铜元中的珍品,则价格可达数千至上万元,有些铜元样币甚至达到数十万元。比如“大清铜币中心粤、淮”二十文、“开国纪念币”小写二十文、吉林中花十文、江西省造辛亥大汉铜币等都是十分罕见的品种,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属集币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珍币。还有一些小面额半文、一文、二文铜元,因流通时间很短,存世数量不多,也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值得集币爱好者关注。此外,一些特殊面值的铜元,因当年发行后不为老百姓喜爱,难以广泛形成流通,故存世数量很少,倒也值得一藏,如河南省曾在民国二十年铸造一种非常稀罕的五百文大铜元,该币是目前所见的面值最大的铜元,存世量极少,现市场参考价约达人民币近万元一枚。即便是同样品种的一枚铜元,品相的优劣对其价格的高低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目前在钱币交易市场里的绝大多数普通铜元中都没有伪品,只是在一些身价上千元以上的高档珍稀铜元里才发现了少量赝品,其中有真币改刻和新币仿制等形式,集币爱好者在买进铜元珍品时还须小心和谨慎。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一件半成品铜元后面的乱象观
下一篇:首套人民币千元钞被评最珍贵 价值十万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