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月28日 09:36 南方日报


“康有为旧居要卖了?”据媒体报道,位于上海泰兴路新闸路交界的康有为归隐处被许多房地产中介“瞄”上了,挂牌1000万出售,并且不接受还价。继北京南海会馆、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相继传出“可能被拆除”和“保护性拆除”的消息后,上海康有为旧居又一次面临“待价而沽”的危机。怪象频出,名人故居保护究竟怎么办?到底怎样的保护才算是有效的保护?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文物保护及历史专家,共同探讨名人故居的合理保护之道。
【历史】 康有为晚年在此居住长达8年
面对上海康有为旧居被挂牌售卖的新闻,许多网友感慨“名人故居保护难”,但也有网友表示疑问:全国有这么多名人故居,如果都保护起来,是否真的有这个必要?对于这个说法,著名文物专家、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名誉会长邓炳权强调:“除了南海康有为出生的地方,康有为居住过的其他地方都只能称为旧居,这是一个概念性的问题。”他表示,是否应当作为文物保护起来,主要看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两方面,并不是所有文物点都应当“供起来”。
广东康梁协会会长赵立人则详细讲述了康有为位于上海中华新村的这处旧居对于康有为一生的意义,“1914年6月开始,他在这里居住了长达8年时间,这里留下了康有为晚年的许多生活痕迹。虽然晚年他已经离开了政治中心舞台,但依然关心政治,许多政治事件都是在此策划的,比如说对袁世凯事件的讨伐。”对于挂在旧居的铭牌上所述“康有为名著《广艺舟双辑》在这里完成”,赵立人则表示了异议。“《广艺舟双辑》早在19世纪就写完了,应该不是在上海写的,只不过后来再版了多次。”
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教授林家有听到上海康有为旧居挂牌出售的消息后称:“这个旧居应当尽量保留,因为它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在建筑上也反映出了民国初年的一些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