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敦煌拟减少客流量保护文物

[日期:2012-03-11]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2年03月11日 08:49 财新网

  过度的游客参观会对文物造成损害。全国政协委员、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告诉财新记者,计划控制客流量保护敦煌文物。

  3月9日,被誉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说,敦煌研究院正在建设游客中心,待明年建好后,计划将日客流量控制在6000人。

  她说,文物就像人的身体,要好好爱护,不然就会生病、死亡。根据国际上先进仪器的监测,每天入洞参观的人数超过一定值,洞的湿度、温度都会发生变化,会影响洞内的文物。虽然短期内变化很难看出来,但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经仔细辨认,已经可以看出敦煌莫高窟洞内文物颜色的细微变化。

  樊锦诗告诉财新记者,曾经监测过,以现有文物的承受力,每天有3000人参观是最合适的。但地方上出于经济考虑,更希望能多增加客流量,赚取门票收入。仅2011年国庆节期间,有两天的客流量超过1万人。

  她称,目前敦煌研究院正在筹建游客中心,增设数字保护系统。建成后,将分流部分入洞参观人群,减轻洞内文物的压力。届时,日均客流量6000人是敦煌文物可承受的。游客中心建好后,可采取网上预约等方式控制日客流量。

  3月8日,在“深化文体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记者会上,樊锦诗曾介绍,数字保护,是用数字技术高保真地把壁画和塑像整幅整幅做下来,留存档案。她说,敦煌莫高窟是中国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世界上再难找到第二个,一定要好好保护。

  此外,她呼吁在城镇化建设大潮中,地方政府要重视文物保护,将文物保护纳入建设规划。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龙年错版明信片仨月暴涨20倍
下一篇:单霁翔:海外华人请勿购买涉案文物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