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藏家互相倾轧 所谓学者误导民众

[日期:2011-12-30]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1年12月29日 15:04 新闻晚报

  记者 詹皓

  晚报讯 今天与民间十大国宝一起揭晓的,还有经全国万名收藏家投票选出的2011收藏界“十大事件”、“十大收藏家”,以及中国文物保护有特殊贡献者。而年度十大事件中,一半事件关乎真伪优劣。其中,排名第二的年度事件是余绍尹起诉上海某报记者,认为其文章 《花800元假文物可“检测”为真》均为不实之词,故意把“检测报告”偷换成“鉴定证书”,并故意买假,制造假新闻,陷害一个收藏界公认的、已保护文物40年的老人。

  排名第三的是徐悲鸿油画拍出7280万后,被揭露是30年前的学生习作,事件印证了中国艺术品拍卖业的诚信在利益面前荡然无存。

  年度十大事件中,排名第四的是杨伯达等文博专家陷入“金缕玉衣”丑闻事件,排第六的是翡翠鉴定标准有误,大批精品老翡翠惨遭降级后流向海外,排第七的是大收藏家黄康泰龙坛博物馆被非法占领,2万件珍贵文物去向不明还引发了真伪争议。真伪问题如此集中,显示了诚信问题已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品发展繁荣的巨大阻碍,在打假道路上,当今所有藏家都在默默地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

  在今天起举行的“2011中国收藏年会”上,还评选出以王保山为代表的第二届中国十大收藏家,王大有、赵青云、熊传薪等一批专家学者获“中国文物保护金奖”。主办方透露,本年度的十大收藏家评选的要求是:藏品达万件以上;精品率高;在某一收藏领域特别突出;是真正的收藏家而不是商家;善于研究;在业内有很好的口碑;为他人鉴定说真话、不收费;创办私人博物馆、会所者优先。

  中国收藏年会上藏家们认为目前收藏界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浮躁之风甚嚣尘上,收藏者急功近利,急于发财;不认真研究收藏规律,轻信他人忽悠,花了大量冤枉钱还蒙在鼓里;收藏家之间互相倾轧、贬斥,本质上是利益之争;某些所谓的学者还在继续伪造数据,误导民众。

  大会提出回归理性收藏、和谐收藏和良知收藏,认为收藏家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和道义,应努力发扬爱国、立德、崇文、传承、弘扬、研究、交流的精神,提升收藏品质。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2011艺术品收藏大事
下一篇:8千万收藏大军是忽悠大家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