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西泠印社秋拍推出明清犀角专场

[日期:2011-12-07]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1年12月07日 11:48 新浪收藏 
清康熙•文枢制龢斋款犀角雕后赤壁赋杯
清康熙•文枢制龢斋款犀角雕后赤壁赋杯

  犀角自古至今都是一种特别珍贵的材料,故犀角所制的各类工艺品也允称珍品。一般大多为宫廷贵胄所有,像此次西泠秋拍中的文枢所制赤壁夜游犀角杯,由杯底印款可知为宫廷之物。在故宫(微博)所出《明清帝后宝玺》中有“御赐龢斋”青花瓷印,为康熙御赐雍正之物。这件犀角杯既是宫廷御赐又是名家精品,体量硕大,其上尽显精工巧思。可以说,是目前犀角藏品中的重器。此次西泠秋拍犀角专场中不仅有这样难得的宫廷藏器,也征集得其他犀角名家的作品。

  清早期尤通制四海安和犀角杯,选材硕大,杯身展现为一只展开的荷叶,荷叶内一条菖蒲叶自然漫卷,以高浮雕雕出,部份透空雕出,生动自然。外部一周叶脉分布,底面浮雕海水纹,以示四海安和之意。杯外篆书铭文“四海安和”,落款:雨源,并有“尤”字印款。

  犀角中两件尤侃制犀角杯也是难得一见。一件是犀角雕荷蟹杯,杯身为一荷叶,内外叶脉分明,一朵荷花盛开于杯侧,以高浮雕手法展现,姿态生动。一只螃蟹攀于苇穗之上。底部为翻卷的海水纹,也有四海和谐的寓意。

  而另一件尤侃制松树杯,则更为别致,具有的强烈设计感。其上看似漫布的水纹,实是松树的纹理。作品不同于传统犀角工艺品具象的主题或故事性叙述,整件犀杯淡化了“松树”的母题和视觉焦点,令观者的视线随着漫而有章的“水纹”慢慢游转。每一个线条、每一个纹饰都精工而作,每一个视点都极有可看之处。在观看中“水纹”、枝干、藤蔓的区别也慢慢淡化,在一定程度上似松非松地超出了题材的束缚,观者随著作者的精心安排,视线游走于“水纹”的起伏、回环之间,从而获得“玩物”的无限乐趣。

  明o犀角雕高浮雕螭龙杯,是同类题材中较为精彩的一件。采以镂空技法圆雕五条螭龙相互盘结一起,其中大龙攀附杯口,头部内探,其余四只游走依贴其身,形成的线条穿插游走,极为精美。

  清早期o犀角雕山水人物杯,刻画一幅圆转立体的山水闲居图画,画面饱满,层次清晰。杯身琢刻以浮雕为主,大刀阔斧,表现出层层迭迭的山石林立。其间水面波澜起伏,河畔苍松挺立,渔舟泛于湖中。岸上亭台楼阁隐现其中,两人相对而立。结合犀角本身具有的自然天沟地岗,作者巧妙地镂雕出一株古松作为杯柄,又用地岗凸起的部位浮雕松树之枝叶,松叶平展如轮,直入杯内。

  明o犀角雕秋葵螭龙杯。是一件颇为别致的作品,螭龙和花卉通常单独作为一个犀角雕刻作品的题材,此件作品则融合两者,既有秋葵花的巧妙优美,又有螭龙攀爬探视的生动。故宫藏有一件此题材的作品,但无论是体量还是工艺都与此件作品相距甚远。

  此次秋拍犀角专场中体量、重量最大的犀角杯当属明代o犀角雕扬兕观瀑杯,高度15.7cm重六百九十多克。作品以高浮雕手法雕出四组人物画面,或在舟中临流抚琴,或与友人松荫闲谈。在杯子的上部有高士观看瀑布的画面。旁边阳文题字:“扬兕观瀑”。兕既指酒杯又指犀角。此语双关或许又可理解为以犀杯盛酒而观瀑。

  由于篇幅有限不能尽采其珍,此次西泠秋拍所推出的三十多件犀角精品,各有看点。为各位犀角艺术品的收藏家带来一个异彩丰呈的专场。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西泠秋拍推出《郭沫若致文求堂书简》
下一篇:西泠印社秋拍推出田黄石专场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