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李可染《北国风光》赏析

[日期:2011-11-22] 来源:  作者: [字体: ]
 新浪收藏 
李可染《北国风光》
 李可染《北国风光》

  20世纪70年代初,李可染得以自1966年“文革”开始被迫搁笔后重拾画笔,心情甚为舒畅,其间创作了大量精品,如1972年的《阳朔胜境图》,1977年的《清漓胜境图》《革命摇篮井冈山》等。此幅《北国风光》创作于1972年,这一年,李可染接受国务院的任务,为民族饭店作《漓江》巨画。

  李可染的山水风格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时代气息和民族精神,其艺术语言集中体现在浑厚深邃、静默灵动的美学表现中。《北国风光》将诸多绘画元素与艺术语言统一在不足4平尺的盈盈画面中,而其恢弘气势却已溢出画面,流淌在每一个华夏子嗣的心间。作者将各具象征意义的宝塔山、黄河、长城、红太阳、松林、山脉等融汇成一幅美好河山的胜景,传达出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东方红,太阳升——祖国山川大地都披上了朝霞的红色光晕,宝塔山在最为近景处的山顶屹立,似灯塔般指引着方向;母亲河顺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流淌,隐约传出历史的车轮声;长城在蜿蜒中奋力前行,诉说着华夏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尽管李可染后因“四人帮”阴谋发动的“批黑画,反击资产阶级黑线回潮”运动而再次遭受身心迫害,但其对祖国山川的挚爱之情从未改变,其后创作的多幅流传经典作品即可为证。

  纵观李可染的山水作品,多以“黑”、“满”、“崛”、“涩”为特色。此幅却显得如此与众不同,不由得让人想起令人过目难忘的《万山红遍》。同样是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的红色题材,《万山红遍》浓烈激昂、酣畅淋漓,《北国风光》则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傅抱石《湘夫人图》赏析
下一篇:傅抱石《东山携妓图》赏析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