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山西50万册珍贵古籍善本亟待修复

[日期:2011-11-01]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1年10月31日 07:56 中国新闻网

  作者 王燕君

  千年三晋文化,为山西留下了上百万册珍贵古籍。然而,数以万计善本正面临亟需修复却无“良医”的命运,令古籍保护者十分担忧。

  山西省拥有150余万册古籍存量,255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称,三晋古籍用“价值连城”四个字根本不足以度量其珍贵价值。目前有三分之一古籍善本需要修复,该省专业古籍修复人员却只有十名。

  “仅在山西省图书馆就保存着30万册古籍,其中珍贵善本4万多册。这些善本大多年代久远,老化破损严重,急需修复。但修复者仅仅区区几人,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山西省图书馆副馆长王开学30日向记者透露。

  古籍分为善本古籍和普本古籍两种。善本古籍一般指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文献,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古籍要追溯到元代以前。目前山西可以修复的古籍,一般都是二三级的善本和普本。据介绍,即使是二级善本,山西目前也只有两三个资格老的修复员才能修复。

  记者走进山西省古籍保护中心修复室看到,修复古籍时使用的工具包括剪刀、锥子、戳刀、木尺、毛刷等。据介绍,最常用的手法是通过在破损的书页内托上白纸,然后再把书页重新装订起来,看似简单,但是做起来却要非常小心、细心,防止人为破坏。

  工作人员介绍,古籍修复是一门既费心又耗时的拯救技术,必须科学、规范,防止不可逆的破坏性修复。修复人员不仅要有修复技术,还要有古文、生物、化学等较广泛的知识,要求极高。

  王开学认为,之所以从业者稀少,主要是由于当前社会对古籍修复行业的认可度尚低。古籍修复是一项极其繁琐、枯燥的工作。有些古籍破损严重,修复人员要经过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期待这一现状能尽快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重视,救救我们的古籍。”王开学说。(完)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石头疯狂导致重材轻艺 传统工艺深陷传承之困
下一篇:故宫的多事之秋(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