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李守真艺术回顾展将在广州举办

[日期:2011-10-26]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1年10月25日 16:09 新浪收藏 
李守真作品《草泽雄风》
 李守真作品《草泽雄风》

  由广州艺术博物院(微博)、岭南画派纪念馆、广东省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的李守真艺术回顾展,于2011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

  据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陈伟安介绍,这次展览共展出李守真不同时期的国画作品108件,主要为李守真亲属收藏的作品,以及李守真亲属捐赠给我院的2件作品和向岭南画派纪念馆借出的1件作品。

  李守真(1909—2002),字浩良、之望。广东增城荔城镇李屋村(今属广州市)人。1930年就学于广州岭南艺苑,师从赵少昂。同时问教于高剑父、高奇峰。1936年迁居香港,开设岭梅画院,其间与杨善深交善,相互切磋技艺,也拓宽了艺术视野。1941年,香港沦陷后迁居澳门,得高剑父指授,又与杨善深、邓芬、司徒奇等画家一起研讨画艺,技艺益进。解放后,历任广州中国画会顾问、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李守真学艺起步虽晚,但天资聪慧,进步神速。在赵少昂门下苦学三年便领会岭南画派的精髓,熟练掌握了“撞水”、“撞粉”等传统技法,并借鉴西洋画与日本画的创作手法。及后他更广泛吸收高剑父、高奇峰、杨善深等岭南画家之长,融会贯通,又注重观察写生,形成了造型灵动、色彩明丽、兼工带写、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他尤擅花鸟鱼虫题材,造型准确,墨彩交融。笔下的游鱼淡静悠然,禽鸟生动逼肖,常与烟柳落花一起构成如诗般的画境。他又喜画岭南特有的物产,作品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中年以后,开始钻研山水和人物。

  其中,《澄渊鱼影》于1935年入选英国伦敦美展并获优等奖。此画中,月影浮动,李氏摆脱了细腻的写实主义画风,致力于“半工意”之中表露自己的情感。在写作的过程中,首先细心勾画金鱼的头部,于早已沾水,将干未干的纸上画出金鱼的尾巴,使其呈现出在水中若隐若现的形状。此画明暗有度,朦胧之中又见笔痕;鱼儿逐月,热闹的情景中又见浪漫气息。金鱼体态多变,姿态自然,糅合了中西技法及摄影艺术的效果,月影下的几尾金鱼意态动人,几达出神入化之境。其造诣引起当时画坛的震动,声名大振,而被人将之与汪亚尘并列,称“南李北汪金鱼王”,也因而奠定了李氏在南国画坛的地位。高剑父见此画高度评价:“月下的金鱼虽然隐隐若若,但却栩栩如生,有动感,此画当称得上‘金鱼王’,实为佳作!”该画色彩夺目,却自然素雅,令人回味再三,故于20世纪50年代又入选“苏联造型艺术展”并获奖。

  1944年在英国伦敦美展获金奖的《草泽雄风》,写草莽中的一只猛虎,李氏以横批的形式精心刻画出走动于山坡的老虎,虎纹勾画自然,与其骨骼相合。其虎神情凶猛,颇有威震百兽之雄姿。衬景的草丛以长锋细线勾出草干,其叶以侧锋为之,加上因风吹而向画面的左方摇摆,颇能与虎的姿态保持同一趋势。以淡墨来表现远处的草叶在虎的嘴部附近出现,与老虎银白的须走向相反,营造出一种放射状的效果,明显的虎须和以墨色写成的草形成了对比。整幅画面布局稳妥又富动感,获得了高剑父的高度评价。事实上,这一时期李氏的绘画在布局、运笔,甚至题款上均靠近赵少昂的风格,其最为明显的区别,就是作者甚注重墨色的运用和对描绘的对象形体的把握。

  李守真从艺七十多年,一直活跃于岭南画坛,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画展中获奖。辛勤创作的同时还作育英才,弟子遍布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及港澳地区,为岭南画派的传承与延续作出了贡献。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石齐新中国画画家画展10月25日在京开幕
下一篇:上海泓盛亚洲邮展专拍即将开幕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