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开馆

[日期:2011-10-16]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1年10月16日 14:31 中国新闻网 
图为河北省、邯郸市有关官员为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揭牌。马继前 摄
 图为河北省、邯郸市有关官员为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揭牌。马继前 摄

  中新网(微博)邯郸10月15日电(马继前 霍发林)10月15日下午,位于河北武安市磁山镇的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门迎客。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1公里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东北依鼓山,距武安17公里,是中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7300年。此发现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考古学上定名为“磁山文化”,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馆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展出出土文物1100多件,遗址保护大棚面积2800多平方米,再现了出土挖掘之初的磁山文化历史场景。记者在馆内看到,众多磁山文化遗址以模型形式展现,配以灯光栩栩如生,出土的各种陶器摆放有序。

  据武安市委书记孟广军介绍,今年6月份,中科院地质地球研究所吕厚远课题组,对遗址植物遗存进行研究,结果证明,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武安先民就开始种谷、饲养家畜、制作生产生活用具,进入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这一发现,把我国黄河流域种植粟的记录提前至距今约一万年,填补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目前世界农业史对种植粟年代的认识。(完)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华砚文化展览在北京开幕
下一篇:莫斯科现代书法博物馆展出各语种书法作品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