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马定祥“神会”新莽钱

[日期:2011-09-16] 来源:中国集币在线  作者: [字体: ]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1年9月下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北方地区出土了一枚形制离奇的古币,只见它红斑绿锈,钱面有四出纹,钱文对读为“新币十一铢”,这枚古币历代文献不见记载,收藏界闻所未闻,一面市就引得了钱币商、收藏家的好奇。

新币十一铢

    它最先为北京古玩商顾济川所得,后转手钱币商李庆裕,正当另一位大收藏家欲将这币钱币收入囊中、钱币商以为奇货可居,正要来个狮子大张口时,著名的钱币鉴定专家张絅伯根据得到的拓片,在《泉币》杂志上发表文章,对它的真伪表示怀疑,认为“(新币十一铢)共有五种离奇可疑:1、以五个字铭钱离奇可疑;2、以币字为文离奇可疑;3、以王莽国号新字为文与莽制不类离奇可疑;4、以铢纪重比秦半两少一铢不伦不类离奇可疑;5、面文四出离奇可疑。”“审查制作,既无意义可言,考其书体亦属陋劣之至,似魏晋而非魏晋,似六朝而非六朝,言乎秦汉,更属拟不与伦。其殆出于无意识好事之手乎。”另一位钱币学家郑家相也附和张的见解。张郑俩位在钱币界地位举足轻重,他们的评价,马上使这枚在北京索价高昂的古币,价位一落千丈,抢手的宝贝

新币十一铢(背)

    一时间成了无人问津的妖怪。

    马定祥见到新莽十一铢的拓片后,总觉得张絅伯和郑家相的评论并不能算作对这枚古币的盖棺定论。1943年冬天,他到北京寻钱访友时,特地到李庆裕的古玩铺中目睹新莽十一铢的真容。当李庆裕打开盛放古钱的锦盒时,马定祥立刻觉得眼前一亮,对这枚古钱有了一种“神会”的感觉。马定祥对古代钱币过眼无数,从这枚古币的形制、钱文书法、整体气韵上,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遂认定这是一枚王莽新朝的钱币真品。

    一看马定祥看好这枚古币,李庆裕张口就要十一根大条。民国年间的大金条,一条就重约3000克,马定祥连价也不还,一口应承下来。但他手中没有那么多的钱,就先交了10两黄金的定钱。回到上海后,劝说“南张北方巴蜀罗”中的罗伯昭将这枚古钱买下。罗伯昭对马定祥的见识和眼力深信不疑,毅然斥巨资收藏了这枚世间孤品。并在解放后,将这枚珍贵的钱币捐献给了中国历史博物馆。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央行发行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银纪念币
下一篇:喀麦隆邮政发行喀中建交40周年纪念邮票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