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大通走出1600多名民间文化传承艺人

[日期:2011-09-11]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1年09月11日 14:59 青海新闻网-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讯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以文化繁荣和创新为动力,以挖掘和开发利用大通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为主线,大力发挥地域民间文化资源优势,彰显民族文化艺术特色,从北川大地走来的1614名民间文化传承艺人,正在成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力军。

  大通有以“老爷山花儿会”为代表的花儿文化;以皮影、农民画、剪纸、刺绣为代表的民间手工文化;以“舞蹈纹饰彩陶盆”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老爷山“朝山会”和土族“纳顿节”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以回族、土族、藏族歌舞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文化和民间社火为代表的河湟农耕文化。2000年,该县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近年来,大通县每年投入专项扶持资金140万对大通皮影进行保护开发,一批民间皮影传承艺人在县文化部门的及时扶持下,重新走上了皮影件雕刻制作表演传承行列。青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周邦辉,2008年至2010年多次代表我省赴港澳台和韩国、荷兰等以其精湛演技和皮影件精美绝伦制作艺术,获得了“表演金奖”和“优秀表演奖”。民间传承艺人刘国龙带领徒弟一班人相继雕刻出栩栩如生人物类皮影艺术件4000多件。2010年,大通皮影开发收入已达25万元,占全县文化产业总收入的16%。

  在原来“六月六”花儿文化旅游节的基础上,该县成功举办了“2010中国。青海首届老爷山花儿会和2011中国。青海第二届老爷山花儿会”。到目前,全县涌现出优秀花儿歌手280多名。著名青年花儿歌手昝万亿、童守蓉、吴玉兰、向国安先后四次参加了国家文化部和中央电视台组织的“全国通俗民族歌曲表演大赛”、“西北民歌大赛”和“全国非物质文化展演”活动并获得奖项。

  通过不断加大民族民间文化开发与抢救保护,全县现有朔北藏族乡民间根雕艺人3人,有黄家寨镇玉雕艺人5人,有新庄镇回族古老民间乐器口弦传承艺人1人。全县各乡镇有传统民间剪纸艺人和刺绣艺人1080人,形成了以桥头镇新添堡60位农民画家为代表的“大通农民画”民间创作班子。曾一度濒临失传的景阳镇金冲村高抬社火,在县文化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以新的姿态展现于广大观众面前。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业内人士:有鉴定证书的文物一般是赝品
下一篇:第二届天津国际观赏石博览会开幕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