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蔡康永评说收藏人生 建议改称粉丝为关注者

[日期:2011-08-22]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1年08月21日 11:58 扬子晚报

蔡康永《艺术里的金钱游戏》上海签售
 蔡康永《艺术里的金钱游戏》上海签售

  黑白格子上衣,团花米色长裤,蓝色布鞋,头上挑染着一缕黄发,昨天下午,当蔡康永(微博)穿着这身如同他的收藏一般古怪的衣服,携新作《艺术里的金钱游戏》出现在上海书展读者见面大厅,无数个“长枪短炮”恨不能将他给吞食掉。幸好主持人袁鸣护驾,他才“幸免遇难”。当袁鸣让粉丝提问时,蔡康永连忙纠错,“我很不喜欢粉丝的叫法,太不把人当回事了。”他建议,“如果微博愿意把粉丝这两个字废除,改成关注者要好很多。”

  收藏就是每个人成长的过程

  见面会上,不少“玩家”在微博上晒起了自己的收藏,有的晒自家珍藏的官窑瓷器,有的晒出钱币,还有的晒上宝剑、餐具和邮票、报纸,以及橡皮擦等等,什么都有。蔡康永晒的是早年买下的日本画家村上隆的版画作品,“他一共准备了300幅版画,到台湾义卖,结果一天之内就抢购一空,我买了一些下来,是打算拿来作为红包,送给今年演艺圈明星们结婚的礼物。”让他没想到的是,当时5千元人民币一幅的画,现在涨到了1万5,他开玩笑说,“还不如送红包,没办法,话已经放了出去,收不回来了。这说明红包不会变多,而艺术品一直会在增值。”

  看了大家的收藏品,蔡康永表示,收藏的范围很大,不只是艺术品,公仔、明信片、偶像签名照等任何打动过你心灵的物品都在此列,“收藏就是每个人成长的过程,等你真正长大以后,你会发现那是过眼云烟,它帮助你成长为一个更成熟更好的人,可是它的功能已经结束了。所以我觉得收藏品无非就是帮助我们收藏自己建立品位的过程,但不一定永远都把手抓在上面。你收藏的火柴盒、瓶盖,有一天离你而去,没关系,它们进过你人生角色就够了。”蔡康永说他在书中汇集了多年买画经验之谈,对艺术圈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拍卖公司的“促销烟雾”、画廊的密室交易、艺术买卖中各种惯用的小伎俩做了详细拆解,如何避开艺术交易圈种种黑暗现象。

  建议把粉丝改称“关注者”

  “说来有趣,真正好玩的是,有无数的画是我这辈子都买不起,也买不到的。这些无法到手的东西,才是让我们抱着更多的热情和向往活下去的力量”。《艺术里的金钱游戏》一书,与其说是在讲述艺术品投资赚钱的方法论,不如说是在传达一种生活乐趣和生活品位的世界观。

  看到书展上许多名作家,蔡康永称自己只是一本很小的书,他让大家千万不要太多关注,去寻找一些好书去读,“比如我尽量读自己不熟悉领域的书,这个很重要。因为你如果都读熟悉的东西,你永远都在重复已经知道的事情,你这个人就不会变的更广大或者更厉害。看不懂就放在马桶边,逼着自己看,时间久了也增加了不少知识。”他还劝大家不要和书价斤斤计较,“因为书是创作的人花的力气最多,买的人花的钱最少的一种东西。”

  当有人问起他对追捧自己群体是怎样看的,蔡康永表示,“其实我是不愿意用粉丝这两个字来称呼这些注意我的人,用粉丝这两个字太把人家不当回事了。人家看我们主持节目只是觉得有趣,他们不一定非要把我们当成是一个值得尊敬或者值得效法的人。”他建议,“如果微博愿意把粉丝这两个字废除,改成关注者要好很多。”(记者 蔡震)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博物馆被曝藏赝品 淮北捐赠者否认
下一篇:两大名嘴大摆收藏经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