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WWF:不仅是保护大熊猫(贾关法)

[日期:2011-07-11] 来源:  作者: [字体: ]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1年7月下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2011年6月28日发行的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50周年金银纪念币,无论设计创意,还是内涵意境,“币趣”多多,令人随想翩翩。这套纪念币共2枚,包括1/4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和1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各一枚。金币的背面图案为地球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标识,以及数字“50”的装饰造型;银币的背面图案为藏羚羊局部,衬以奔跑的藏羚羊群和雪山背景,并刊“WWF”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50周年”中、英文字样。

    先从金币说起。你看币面上那只黑白分明、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标志,几乎占领了整个赤道以北,大有在地球上一展宏图之势。WWF是饮誉全球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1961年9月11日成立于瑞士一个风景秀丽的小镇——莫尔各斯。创始人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任总干事的朱立安•赫胥黎先生。

    世界自然基金会徽标上那只可爱的大熊猫,其实并非虚构,而确有原型:芳名“姬姬”,出生于四川省宝兴县的崇山峻岭。1958年,奥地利一位动物商以3只长颈鹿、2只犀牛以及河马、斑马等作为“彩礼”,向北京动物园迎取了这位“绝代佳丽”。自此,姬姬以中国最早的友好使者之一跨出国门,在莫斯科、法兰克福、柏林等欧洲城市引起轰动,最后落户于伦敦动物园。世界自然基金会建立之时,适逢中国的另—只大熊猫“熙熙”来到伦敦访问,WWF敏锐地意识到,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组织标志可以克服所有语言上的障碍。于是,他们一致赞同将大熊猫的形象作为该组织的象征。从此,大熊猫在全球自然保护运动中出尽了风头。

    再说银币的背面图案,更是独具一格,别有意韵。画面上,一对雌雄藏羚羊风姿卓然,栩栩如生:雄者头上长着威武的犄角,用以对付敌人;雌者无角,显得非常温顺。设计者以一条斜线将画面一分为二,又在近景与远景的分界线上,绘以奔跑的藏羚羊群,那精灵般的身影,优美如飞的姿势,显得格外生机盎然,充满动感。正是由于这条斜线的出奇不意,使人突发奇想。

    藏羚羊生活在我国新疆、青海、西藏的高原上,性情胆怯,善于奔跑,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令人惊奇的是,雌藏羚羊每年都要经过千里跋涉,到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一带生儿育女。那里虽然气候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誉为“生命的禁区”,却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成为它们快乐的天堂。

    藏羚羊原本是一种优势动物,并非大熊猫那样属于濒危物种。但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黑市藏羚羊制品的非法交易不断扩大,导致中国境内的藏羚羊被大量非法猎杀,对藏羚羊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藏羚羊的种群繁衍,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政府,将其列入重点保护对象。

    品赏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50周年金银纪念币,使人想起WWF于2008年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推出的一系列公益广告。这些广告画巧妙而又十分自然地以大熊猫为设计元素,构成藏羚羊、森林和湖泊,幽默风趣,夺人眼球;而醒目的广告词:“我们不仅保护大熊猫”,更是余音缭绕,发人深思。不遗余力地保护世界生物的多样性,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不仅是WWF半个世纪以来所创造的品牌形象,更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神圣使命。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老一辈革命家和人民币设计印制
下一篇:袁银龙:钱眼儿里的收藏家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