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1年7月下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大铜章赏析并珍藏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金币总公司隆重发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章”。笔者有幸在天津宝华工贸中心购得一套大铜章,它宏伟的题材、深邃的内涵、厚重的风格、大气的画面震撼人心,它把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史浓缩于方寸之间,引发了笔者深切的回忆、怀念和感想,这一套大铜章,令笔者爱不释手、肃然起敬。
凝视大铜章,笔者的思绪穿越了时空:中国共产党自她成立之日起,就自强不息,她带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燎原的星火燃遍中华大地,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经历了五次反围剿斗争,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击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埋葬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大铜章第一枚的主题画面,镌刻的正是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突破了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工农业生产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庆油田的开发标志着中国工业的崛起,它让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有底气、更有自信。中国自己研制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太空遨游,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深圳特区矗立在中国的南海之滨。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中国文化和中国文明,中国已经跃上了大国崛起之路。第二枚大铜章的主题画面,镌刻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的历史。


大铜章深沉厚重,它还向世人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90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前进的道路上有高峰,也有低谷,有辉煌成就,也有艰难险阻。党的每一次胜利,都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党的每一项成就都凝聚着千百万普通党员的辛勤汗水。大铜章让笔者倍感亲切,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进程中,笔者的亲人也为之抛洒了鲜血和汗水。
刘家玺,是笔者的父亲。1945年早春,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中华大地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此时,公开身份是《华北新报》记者、编辑,秘密身份是(渤海区党委建立的)地下党天津市临时工作委员会宣传委员的父亲被日本宪兵队抓走了。面对日本人的酷刑,父亲慷慨赴难,视死如归,他忠于自己的信仰,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了革命同志,捍卫了党的组织,最后惨死在日本人的电椅上。堪以告慰父亲的是,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父亲和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才建立起的新中国终于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邵鸿翔,是笔者的母亲,李如泌,是笔者的继父。1950年,为了执行公安部下达的紧急任务,继父和母亲带着5岁的笔者奔赴了延安,此时,他们组建新的家庭才仅仅一个月。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延安,生活条件之艰苦,是今天的年轻朋友们难以想象的。1953年,父母亲调到陕西省公安厅,一年以后,他们听从党的安排,服从组织调动又来到了青海省,从此,父母亲就把他们一生岁月中的三十年奉献给了青藏高原的开发和建设事业。在青海,父母亲带领全家辗转了七八个地方:西宁市、海西自治州、江西沟、恰卜恰、哇玉香卡、曲沟、德令哈......。住过“地窝子”住过“干打垒”,每到一地,都是白手起家。
仅以德令哈农场为例,当年,这是位于海西自治州的隶属于公安部和农垦部的青海省最大的农场。继父主政德令哈农场的时期,是这个单位的黄金时段,粮食连年大丰收,1965年达到6300万斤,小麦平均亩产400斤(请注意“平均”两个字,当年,这是了不起的数字),德令哈农场不仅对于青海本省,而且对于整个大西北的建设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今,父母已先后辞世,遵照他们的遗嘱,笔者兄弟姐妹将二老的骨灰一半撒在了渤海湾,一半撒在了青藏高原,父母生前为人民服务,死后回归自然,做彻底的无产阶级唯物论者。
笔者的母亲和两位父亲都是最最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不是精英,他们也称不起栋梁,但他们绝对是党之基石、国之基石、民族之基石。1995年、200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60周年时,《天津日报》《今晚报》和天津市政府网站上都登载了父亲抗日救国的业绩;青海省委编辑的《建设青海功臣簿》里,记录着继父的贡献。这些资料,笔者都仔细收藏着,为自己为后辈保有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年,笔者又有幸购得了一套“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大铜章,它也将成为笔者永久的珍藏。
谨以此缅怀亲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并向大铜章的设计者铸造者和发行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供稿:天津宝华工贸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