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中国木板年画集成面世

[日期:2011-05-11]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1年05月11日 18:32 中国网

  【中国网聚焦山西】综合编辑:经过九年抢救性普查,煌煌22卷本《中国木板年画集成》16日在此间面世。这一被冯骥才称为“完成了农耕时代中国年画终结式总结”的项目,首次囊括了澳门和台湾年画。

  中国木版年画普查工作始于2002年,是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组织各年画产地相关人士和权威学者共同从事的一项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问世的《中国木板年画集成》有300万字,1万幅图片,1000多分钟的动态影像DVD光盘,大量珍贵年画发现和全面乡土文化的发掘,构成这部厚重的集成性图文集。同时,作为该项目的延伸项目《中国木板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完成了涉及19个重要产地传承人的全部14本口述史的出版。

  据介绍,此次普查依产地规模、影响大小与现存状况分为两类:素有名望与普查发现的20个年画重要产地,形成《杨家埠卷》、《杨柳青卷》、《朱仙镇卷》等19个卷本;遗存不多、几近衰亡的20个小产地代表作,收于《拾零卷》中。此外,境外收藏中国年画最多、研究颇丰的俄罗斯和日本,单独编撰成卷,将中国木版年画遗存状况完整呈现。这也是俄日珍藏中国木板年画及研究成果首次大规模在中国亮相,其中绝大部分藏品已在中国绝迹。

  作为地区性年画产地,台湾、澳门亦纳入此次年画普查范围,相关工作分别由两地的文化学者担纲完成。台南米街年画、澳门纸马年画成为两地年画的代表收入集成中。

  冯骥才说,木板年画是绘画、雕版印刷、民间文学、民间戏曲、民间信仰等多种艺术与文化的融合;它遍布中国各地,风格与形式多彩多姿,最具有各地的人文特征。此次普查在抢救濒危项目的同时,也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普查模式。(应妮)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春雨江南 长三角中国画名家提名展13日开幕
下一篇:香港苏富比春拍的冷思考:高成交下显隐忧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