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1年5月上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欣赏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大铜章
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大铜章,心情相当澎湃,萦绕心间,呼之欲出的是一个字——“大”。这套大铜章从内容到形式始终贯穿“大”字:首先有宏大的题材,然后有博大的情怀、和大气的画面。大铜章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一路走来的里程和所成就丰功伟绩,是大题材;抒发了一种大喜、大爱,是大情怀;在画面设计上突破了以往的框框,在空间、角度上做足文章,显示出大气度。

作为表达共产党一路征程的伟大精神的宏大抒情,“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大铜章用一种阔大的胸怀和崇高的审美,提炼具有时间意义和历史坐标的伟大元素,从而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崇高而具概括力的崭新形式。你看,在大铜章的主题画面上,一枚表现的分别是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延安宝塔山、西柏坡、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局部雕塑以及盛开牡丹花;另一枚表现的则分别是工农业建设场景(大庆、农业丰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特区剪影、三峡水利工程、中国馆、国家体育馆。主题图案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景观、事件作为历史坐标,视野极为广阔,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感。这些历史坐标承前启后,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是为大题材。

从审美内涵上看,“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大铜章实在与其他大铜章根本区别。第一,设计者对诠释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个题材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建党90周年这个题材,拥有言说不尽的历史、思想、文化内涵,设计者追本溯源,一路梳理下来,把大铜章的设计与完成视为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第二,雕刻语言、表现样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该套大铜章中,空间的构架、画面的布局,都有一股前所未有的全新的气息。第三,大铜章从感官的层面是表现了现代国人对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以来的时间轨迹的追溯,但是这个背后却有着更深层的文化承载意义,即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自强不息,最终建立了独立、自由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接连举办,让中华民族重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国崛起之路已经起步。大铜章以艺术的形象和自己的艺术方式诠释、表现、阐述了这样一段漫长的征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套大铜章,是一篇充满历史况味的伟大史诗。其中孕育的精神更是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探索、前行。历史的使命感、现实的责任感,激活大铜章的创作者站在世纪历史的高度,洞察历史的奥秘,用宏观的历史和具象相结合的艺术视野,调动众多的形象元素铺陈恢弘的场面、抒发慨叹古今的诗情,因为对它充满了热爱,形象活了,故事完整了,博大情怀自然蕴含其中。

有了内容,有了情感,还需要表现形式。除了上文所谈到的,巧妙运用艺术嫁接的手法,将不同时期的历史坐标表现在同一个画面上,使得共产党90年来的伟大征程得到全方面多角度的展现。在此之外,创作者还利用透视与空间叠加的特殊效果来达到纪念章的构图,“90”这个数字被巧妙地组合在两枚大铜章上,空间的纵深感和立体感马上凸现出来,而且蕴含在画面构成中的历史唯美感与现代意味的图案信息互相交织。宏大的视角、博大的情怀深入时还有变化的细节牢牢扣住我们的眼光,利用类似于窗角的独特视角来陪衬主角的出场。正是这种透视角度的变幻,富有变化的构图让纪念章拥有更波澜壮阔的艺术气度。
大题材!大情怀!大气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大铜章是一部记载中国共产党90年伟大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史诗,而且,因为凝固而永恒!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1年5月上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