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春拍会总成交过3000万元 高古瓷价格渐走高

[日期:2011-05-03]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1年05月03日 08:28 汉网-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讯 (记者张辉 实习生张钰宁) 4月24日,中部六省规模最大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开拍,数百名藏家在汉追逐500余件收藏精品。统计表明,此次拍卖会总成交额达3370万元,为湖北文物艺术品拍卖历年最高纪录。

  “惜售”阻碍明清瓷上拍台

  在此次春拍会上,一件清光绪岁寒三友鹿头尊拍出了43万元的高价。尽管如此,业内人士仍无奈表示,古瓷藏家“惜售”现象在汉已非常普遍。

  “好瓷器一到藏家手中,就很难再流出来。”昨日,中信拍卖公司相关负责人称,现在,拍卖公司征集瓷器成为一大难题,这次很多精品古瓷是再三动员才来上拍的。就是这样,才征集到了100多件古瓷拍品,与前两年动辄二三百件不可同日而语。

  从2009年开始,瓷器在中信拍卖公司的拍台上一直是挑大梁的角色,无论是成交件数,还是成交总额,一直把持着第一的位置。

  如今,古瓷拍品数量递减,让不少艺术拍卖业内人士有喜有忧,喜的是现在收藏古瓷的意识大幅提高,忧的是征集难题不解决,艺术品拍卖市场越来越难有新突破,将变得越来越有难度。

  “这种惜售现象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一位藏家这样说。

  高古瓷价格渐走高

  一件南北朝的青釉长颈瓶拍出了12万元的价格,这对于价格一直相对“低迷”的高古瓷来说,实属提振士气的一拍。

  高古瓷主要是指元以前出土的瓷器。一种朱姓藏家称,近几年,高古瓷价格也在上涨,但远不及明清瓷来得猛烈。相对来说,也算是低迷的表现了。其中原因是,高古瓷风格大多奇拙古朴,并不为追逐华贵风格的世人所赏识;其次,相对于明清瓷,高古瓷的制作工艺简单,现代仿品容易仿出八九成,市场上仿品更是层出不穷,对藏家眼力的要求更高,一般人不敢轻易入手。

  书画拍卖会唱主角

  今年春拍会的单件成交纪录,是一件徐悲鸿《马》,这幅立轴高86厘米,长37厘米,从底价50万元,一路被藏家热捧,经常数十轮竞拍,最后以123万元成交。去年秋拍会,允禧《山水手卷》以66万元成交,仅为今年书画最高拍价的一半。

  在书画中,湖北名家作品仍是拍台上的热点,周韶华、汤文选、冷军等名家作品依然最受藏家欢迎。

  武汉市古玩商会表示,近两年,艺术收藏品市场相继出现炒作热浪,从瓷器到字画,从翡翠到和田玉,各类藏品轮番上涨,涨价潮也在推高收藏品市场的风险。不少玩瓷器与古代字画的藏家,开始转向投资本地当代书画家的作品,这些名家仍健在,求证其作品真伪不是件难事,这样可规避买仿品而带来的损失。另外,由于书画收藏的地域性较强,本地书画家的作品出手也比较容易,一些精明的投资者更是乐于追捧这些作品。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红酒茶叶钻石齐发力 另类藏品升温
下一篇:50克铁观音拍出12.8万元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