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儿童节”邮票“不快乐”

[日期:2011-02-28]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0/06/10 16:19:36 来源:中华收藏网

内容概要: 在6月1日为全国少年儿童发行“儿童节”邮票已成为我国邮政部门的惯例。从2004年以来,随着《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冲称象》及今年6月1日《文彦博灌水浮球》邮票的发行,“儿童益智故事”业已形成系列。
 
图片快览

    在6月1日为全国少年儿童发行“儿童节”邮票已成为我国邮政部门的惯例。从2004年以来,随着《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冲称象》及今年6月1日《文彦博灌水浮球》邮票的发行,“儿童益智故事”业已形成系列。

    然而,《文彦博灌水浮球》刚面世,无论邮票还是小本票便跌入面值以下,在《行书》、《世博会开幕》、《旅游旅行大会》等大行其道的2010年新邮面前便黯然失色,这不禁让人联想起近些年“儿童节”邮票的尴尬处境。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才能使“儿童节”邮票起死回生呢?

    沦为打折一族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发行的一系列“儿童节”邮票,人们欣慰地发现,无论是从选题还是从表现形式、设计手法来说,都有着明显的进步。首先是选题更为广泛,逐渐打破了表现当代儿童幸福生活的窠臼,选题涉及到了更广阔的范围和更久远的年代;其次是形式有所创新,如2009年的《祝福祖国》就采用了不干胶小本票的形式。

    但集邮爱好者认为,“儿童节”邮票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设计上越来越精致,画面美感越来越强烈,以《文彦博灌水浮球》为例,无疑就是一幅清新脱俗的古代“婴戏图”。由民俗专家担纲设计的这套邮票不仅还原了历史上智慧儿童的故事,更让大众在方寸之上体会到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魅力。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央造币厂发行虎啸风生高浮雕仿古铜章
下一篇:3.3发行《政协全国第十一届四次会议》纪念封(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