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藏品易手率为什么这么高

[日期:2011-02-25] 来源:互联网  作者: [字体: ]

编者按: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代表画家提香的《神圣对话:圣母与婴儿及圣路加、圣凯瑟琳》油画,日前在纽约以169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1亿元)的天价成交,创下提香作品拍卖的最高记录。就在人们关注这项最新记录的同时,却发现这幅名画在其450年的历史当中,只易手过6次,过去30年内也未曾公开展示。而在国内拍卖市场上,一幅作品在短时间内几易其主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如在2010年北京的秋拍中,以6200万元落槌的张大千《天女散花》在4年前就曾在北京的拍卖中以268万元成交。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国外藏家对于收藏品普遍是长久典藏,而国内藏家却是长者5到10年一倒手、短者两三年一倒手,甚至是一年半载一倒手。这种差异折射出的问题引人深思。
本期主持:刘礼福

本期嘉宾:
卞亦文:北京中汉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
石建邦:上海艺术品市场评论人士
张鸿康:当代艺术收藏家

收藏没有周期

  卞亦文:国内外藏家对待艺术品收藏存在不同的态度,尤其是对藏品持有时间的长短有明显差别,这很正常,因为国情不一样。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才30多年的时间,中国用这么短的时间走完了其他国家100多年所走过的路,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必然会影响社会每个领域的发展,文物艺术品收藏自然也不例外。因为现在的信息资讯这么发达,交易平台这么多样化,商品的易手率包括艺术品的易手率非常高也不足为奇。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收藏市场沉寂了近50年,现在一下子火热起来,艺术品存在高易手率也很正常,这是市场繁荣的表现之一。现在是否过于热闹,目前还不好说,但不能轻易否定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目前的繁荣。如果现在国内的艺术品易手率较低,则市场会表现萎缩,如果是几十年不易手,那就没有艺术品市场,那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规律、问题、方向等等也就无法体现、无从察觉;而易手率过高也不好。至于什么样的易手率最好,目前还很难说。
  原来传统的收藏行为,国内外都一样,都是目的单纯、方式单一、持有时间较长、藏家的后世子孙把藏品卖出来。那是因为在100年前,人们向往四世同堂,大多数人一辈子的活动范围也就是在其出生地的100公里范围之内,资讯信息、交通等各方面的平台都比较少。但是现在,人人都是满世界飞,甚至20岁、30岁、40岁的定居点都不一样。所以,如今的收藏行为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此中最明显的就是收藏方式的多元化,不仅有个人收藏,人们还拿自己的藏品办展览、建博物馆和美术馆。如果让收藏方式回到以前,那很可能是一种倒退。
  有人说,收藏期限最好是5到10年,这句话虽然没有错,但这恰恰不是收藏的周期,而是投资的周期。因为在这个周期之后,藏品的价值已经提升到了一定的程度,而且市场也会保持对藏品的新鲜感。
  其实,收藏是没有周期的。50年是收藏,5个月也是收藏,这完全是收藏家的一种心境,完全凭个人的喜好和财力状况。收藏不是结婚,必须从一而终,所以我们要公正看待国内艺术品的易手率。

“倒爷”的目的是投资而非收藏

  石建邦:国外真正有实力的收藏家是因为喜欢艺术和艺术品才收藏的,所以他们的收藏行为是对艺术品的欣赏和消费,而且他们也可以承受艺术品高昂的价格。但是国内的藏家却是出于买了艺术品能赚多少钱而收藏,是看中了艺术品的升值潜力和经济价值而收藏,所以这是一种投资甚至是投机行为。
  两者收藏目的不同的原因在于,国内外藏家的艺术素养存在较大差距。国内藏家大多数所接受的美学教育普遍脱节,所以他们玩收藏完全是把艺术品当成了一种具有稀缺性的资源或商品,而不是艺术品。
  因为不懂艺术,所以藏家心里没底。一旦艺术品市场或者国家经济环境、或者自己的经济状况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赶快出手自己的藏品,高易手率也就成了自然,这也使得中国的艺术品收藏带有一定的赌博性质。如果你买的东西押宝中了,就赚了钱,不中则赔钱。这是连锁反应、恶性循环。
  所以有人说,中国的艺术品永远都在旅途当中,没有真正停留在藏家的手中,有人也为此把国内的藏家戏称为“倒爷”。但国外的艺术品则大多是在收藏家的艺术宝库当中,而国内除了极个别收藏大家的收藏是因为藏家离世而出现在艺术品市场之外,其他基本上都是藏家还在世,就开始卖收藏了。
  当然了,易手率高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能够促进艺术品价格的升高,但这是国内艺术品收藏不健康发展的表现之一。就拿目前差不多同样价位的中国画和西洋油画来说,如齐白石和毕加索,两者在世界美术史上的地位以及他们对艺术史所做的开拓性、革命性、先进性等创举,都存在明显差距,但是他们的作品拍卖价格却很相近。
  另外,这么多拍卖公司,每家拍卖公司的拍卖图录都是厚厚一本,但很多艺术品是拍卖公司从藏家那里借来撑门面的。因为哪有那么多艺术品来拍卖,所以不是拍假就是借东西撑门面。国外的艺术品市场是画廊、拍卖公司、博览会等多元化发展,但国内却是拍卖公司一枝独秀,这都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不健康的表现。如果再持续这样不健康的收藏,艺术品市场将来肯定会有报复性的行情出现,国内艺术品市场很可能会重蹈日本艺术品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的覆辙。
  由种种迹象来看,国内的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是表面的,离真正的艺术市场健康发展还很远,所以建议国内藏家多学习艺术知识、努力培养艺术修养,多看看国外藏家的收藏,谨慎收藏。

藏家还不够成熟

  张鸿康:国外顶级的收藏家,会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永久地收藏自己看中的艺术品。目前国内也有这样的藏家,但数量还不到20个。往下一个层次的藏家,对藏品的收藏往往是10年或者20年,甚至更长,但这部分人在国内算是断档了,因为其占比例还不到5%。再往下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收藏,这是国内藏家群体的普遍构成,我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藏家。
  易手率高,说明国内藏家和艺术品收藏市场还不够成熟。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易手率,与藏家的财力和品位不到位有关。因为他们不懂得艺术品,从买艺术品那天起就不知道自己收藏的艺术品到底有多大的艺术价值,买了几个月,市场一有变化心就发慌了,所以赶快出手。
  其实,国内收藏群体需要时间和市场、国际市场、艺术的发展磨合。如果有藏家将藏品持有5到10年,这已经算是很好的藏家了,有些藏家是两三年甚至半年就出手。但这已经很不错了,中国的艺术品收藏市场兴起也就是十多年时间。经过十多年的倒手,中国好的艺术品在外流通的目前也越来越少了,国内的拍卖公司开始全世界地找中国的文物艺术品,而且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就是证明之一。因为倒来倒去,真正好的艺术品最后都回到了真正的大收藏家手中,这是好事情。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藏家的逐渐成熟,好东西不出手了。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邮票:把我的爱情写得更加饱满
下一篇:历代玉器凤鸟纹-飞鸣起舞天下太平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