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收藏着是美丽的

[日期:2011-02-20] 来源:上虞日报  作者: [字体: ]
2011-02-20

  不知是谁说过“工作着是美丽的”这样一句富于诗意的话语,我信以为然。一个人有工作可做,有做不完的工作,那他怎能不美丽呢?因为他的生活是紧张而充实的,他的劳动是充满激情和富于创造的,他与人的合作是和谐快乐的。这样一说,终令我悟及:收藏着不也是美丽的吗?

  一个人最怕业余时间呆在家里,无事可干。一旦闲着,便觉孤苦寂寞,无趣以至无聊,这般近乎“死水一潭”的业余生活,怎让人美丽?可一旦勃发收藏的兴致,成为收藏大军中的一卒,则美丽生活渐至矣。

  是啊,一旦业余生活偏于收藏一隅,这些人终究有忙不完的活儿要做。比如,收藏人总归要读点书武装自己。不积累一点收藏知识,瞎子摸象,这怎么行?有人以为,瓷器、书画、碑帖、兵器、玉器“水太深”,不敢碰,但收藏古钱币似乎入门简单快捷,不用读书,其实不然。古钱币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象征,其铸币的材质、形制、文字不尽相同,收藏人徘徊其中,当如走入迷宫。所以,必须读书,必须了解背景,方能触摸。收藏古钱币若此,收藏其它东西,莫不是这样。

  收藏人读些书,补点收藏知识,自很有必要,但远不够,收藏人还得逐步积累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收藏人走出家门,经常到收藏交易点去转转,在真真假假中去辨识,在真真假假中去练就自己的火眼金睛。行家告诫初涉收藏的人,要多看真品,哪怕是破旧的,因为真的看多了,看准了,假的必然真不了,真的也必然假不了。这是有道理的。比如收藏越窑青瓷,就得去一些博物馆多看青瓷碎片,有条件的话,也不妨去越窑青瓷古代窑址遗存处踏看,看环境,看设施,看碎片,联系相关知识,调动所有记忆,想象工艺流程,想象制作场景,想象运输场面,这对感知越窑青瓷的本来面目,收藏到真品、精品大有帮助。事实上,这也是收藏的基本功,缺不得。

  书读了,实物摸了,这对于武装自我,确乎无可替代,但为了加速提升收藏水平,收藏人更须虚心向行家请教。要知道,真正的行家是从收藏的风风雨雨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其知识其智慧其能力当不言而喻,故常向他们请教,既能及时令碰逢的问题迎刃而解,又能通过请教建立友谊并发展成为合作关系。久久的,随着请教面越来越宽,协作的圈子越来越大,自我收藏眼力越来越好,该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

  一个收藏人,一旦爱上收藏,其对于藏品的欢爱是常人无法理解的。有时心情好了,或者心血来潮,从架子上、柜子里、抽屉中,将自己的收藏品罗列出来,恍如韩信点兵一般,怜惜爱抚,上下把玩,这是何等惬意的心境!是啊,收藏人对藏品的爱恋怕是连走路也想着,吃饭也恋着,睡觉也念着,这般诗意的情致、亢奋的状态,是不是很幸福很美丽呢?

  尽管而今收藏市场波诡云谲,假冒伪劣品充塞,圈套和变局不断,收藏人不同程度都会付出学费,但诚如要从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当收藏人几经沉浮,终于成功露出水面,以至而能够“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之时,尤其偶尔也能从收藏市场“捡漏”之时,这份成功,又怎能不让收藏人绽露美丽的笑脸呢?

  假冒伪劣藏品多,这是不争的事实;言及“捡漏”,更是一件不易之事。这两件事,或许让人谈藏色变,但也不尽然。因为不争事实也好,不易之事也罢,却终究不能否认收藏市场红火和收藏队伍扩大这一客观现实。尤其让人欣喜的是,而今一支由50岁上下的村民加入的队伍,似给收藏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活力。这些人肯跑腿,几乎天天下村到户,也几乎每有斩获,而且这些人又不期望有多大的升值回报。所以,与他们多交朋友,不仅能从他们身上学到淳朴厚道、吃苦耐劳的收藏品质,而且也能学到不少收藏知识,以至收藏到价廉物美的东西。

  就工薪阶层而言,收藏难免有捉襟见肘的尴尬。正如一位藏友所言:“如今已经很难买得起东西了,特别是面对好东西只能望洋兴叹了!”化解这忧愁,让工薪阶层也能挺起腰杆,要义唯在于“以藏养藏”。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收藏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其“以藏养藏”的成功。从“低”、“小”起步,在“来来去去”中留“精”的出“粗”的,进而逐步做“高”做“大”,这便是“以藏养藏”的真谛。“以藏养藏”的过程,其实也是收藏人积累经验、涵养心智、广交朋友的过程。而被留下的藏品,你必会像照看自己的爱人一般,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它,而一旦有了互相依托的眷恋,你会发现,这是一项多么值得延续的事业呵!这般收藏,收藏人可谓忙在其中,但也学在其中、爱在其中、乐在其中、美在其中矣!

  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还是不幸福,取决于人的自我灵魂。”美丽何尝不是如此!收藏人的真正幸福与美丽,自取决于其对收藏的理解。著名收藏家王世襄,自中年后的50年中,历尽坎坷,却一直以收藏滋润生活。从困难时期到十年浩劫,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可想而知,他却泰然处之,四处搜罗明清家具,以致于斗室内家具成堆,自己与夫人则睡在大柜中寻趣作乐。不再为收藏而收藏,不仅将收藏当成一种事业,更将其当成自己人生的一种使命;并不是为了成为收藏家而收藏,收藏更是纯洁、干净。王世襄的收藏行为,真切地流露出其对收藏的理解和感悟,也告诉了我们其收藏人生何以如此美丽的答案。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数说2011春艺术品的那些事
下一篇:谈时下画家与收藏家的莫名争执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