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国产手表收藏价值几何

[日期:2011-02-09]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1-02-09      第一财经日报
 

 在手表收藏市场上,“上海”、“天津”、“海鸥”等国产品牌的手表已经成为不少收藏爱好者的收藏对象,全钢、半钢、17钻、19钻等专业名词又开始成了收藏爱好者谈论的话题。

  其实,国产手表在收藏者心中不仅是收藏品,这些手表记载了那个年代的生活记忆。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上海牌手表是凭票供应的,而且相当紧张。票子发到单位里,优先照顾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然后才是等着找对象结婚的小青年。30多年过去了,手表无需凭票,库存积压的时候就怕你不买。上海牌手表似乎也风光不再,成功男士腕上夺人眼球的是江诗丹顿、劳力士、欧米茄等外国老牌子。但是,在收藏界,国产手表却仍受到一定追捧。

  国产第一块全钢长三针细马手表诞生于1956年9月。结束了中国人用“万国表”的历史,中国手表工业新的一页也由此揭开。此表当时共试制了18块。表面上清晰地写着“第一次试制样品1955.1O上海”字样。定价为48元。1996年,这款手表以11.1万元的价位拍卖成交,创造了国产表成交最高价,且这一价位保持至今,未有超过者。

  “上海手表是国产工业特定时期的产物,代表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工业技术,肯定是值得留存的。但也不可否认有炒作因素。” 《CHRONOS手表》杂志主编丁之向表示,在大家都喜欢手表的热潮下,肯定会注意到国产手表,所以带有特定的感情在里面。“国产手表技术含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更多的在于其文化价值。”

  “国产手表在当时根本不怎么值钱,现在价格高主要是因为有特殊纪念意义。” 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宣家鑫指出,但现在已经很难再把价格炒高,毕竟上海手表本身技术含量有限。

  宣家鑫提醒道,普通人不应该被收藏界的“假象”干扰,上海手表做工比较粗糙,不能跻身世界名表系列。以现在上海手表的价格来看,还不如购买国外品牌手表。“简单举例说,一个普通的包100元,LV包1万元,但现在这个普通包被炒到了1.5万元,LV包还是1万元,从价值上来说,你到底应该买哪一个呢?”

  可见,目前对于国产手表的收藏热潮,有一定炒作成分,普通投资者不应盲目跟风。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内地婚书收藏热越老越珍贵 清朝珍藏10年涨20倍
下一篇:犀角杯成高端收藏者新宠 成交价动辄达上百万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