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艺术品收藏迎亿元时代 信托私募齐上阵制造易碎泡沫

[日期:2010-12-29] 来源:  作者: [字体: ]

银行、政府部门、国企次第进场

“私企、艺术品基金和国家文博单位,是现在艺术品市场最活跃的三个主体。”张忠义说。

11月17日,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2010秋拍预展,画家韩美林先生2006年创作的巨幅作品《行云腾祥》亮相,并作为精品重点推介。这也是韩美林先生本人首次委托拍卖公司拍卖作品。作品估价为300至500万元人民币。韩美林表示,此次拍卖所得将全部捐给即将成立的“韩美林艺术基金会”,以便更好地开展慈善、公益及艺术资助事业。这是韩美林在画前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 郜南 摄

他特别提到了艺术品基金,“包括国内的和国际的,最近两三年表现非常突出。”

而其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是金融资本的进入。

张忠义分析,以中国当前的形势,大资金出路有限,股市行情不佳,楼市政策缩紧,很多资金流向两个地方:黄金和艺术品。从近年的情况看,艺术品市场一直在扩大,行情见好。

早在2007年,民生银行就率先发行了1号艺术品基金,当时面向银行的高端客户,投资起点100万元,估计收益率17%。而1号基金2009年到期的时候,对外公布收益率是25% 。

紧接着这家银行又推出2号基金,很快售罄。

“民生银行有专门的运作团队来进行艺术品投资管理,买基金的人并非收藏家。”张忠义说,民生银行的成功,也激励了其他金融机构进入收藏市场。

不久前,中国建设银行选择了20多位当代书画家的作品进行了投资,招商银行也开始建立艺术品基金。

张忠义说,不久前中国工商银行福建支行曾请他去给客户经理讲课,内容就是中国艺术品投资。

“其实,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金融资本投资艺术品早就很普遍了,现在中国也开始了这个进程。”

另外一个主体就是国家文博单位,比如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等。国家也从文物艺术品拍卖中征集一些重要文物。据张忠义估算,这20年间,国家收购的文物有数十件。

“北宋书法家米芾《研山铭》手卷曾以2999万元被国家收购,并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代为保管。那时候,国家还可以对文物实行定向收购,也就是说,除了国家文博单位以外,别人都不能参与竞拍。这个规定因为有失公平,去年被国家文物局废止,取而代之的是‘国家有优先购买权’。”

简单说,凡标有“国家有优先购买权”的文物艺术品,在经历正常拍卖程序,落槌后一周内,如果没有收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通知,藏品就被最后出价人买走;如果收到国家通知,国家可以在一周内以最后落槌价优先购买这件拍品。

2009年嘉德拍卖中,国家文物局就行使了优先购买权,以554万元拍下了《陈独秀致胡适的13封信》。从这以后,信札开始涨价。

“国家文博单位的参与,对市场有稳定和推高的作用。”张忠义说。

当具有相当财力优势的银行、政府部门、国企次第进场之后,原来那些纯粹从兴趣出发的收藏家们发现,自己越来越玩不起这个游戏了。

中国的收藏市场已纳入国际投资领域。“嘉德一年的交易量可能不及股市一日,但是它的每一个举动都与国际收藏市场息息相关。它早已不是中国收藏家的‘小圈子’交易。”张忠义说。

被掠文物为何频频现身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现在古董、黄金投资双双红火,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投资渠道的匮乏。”陈奎洪搞收藏20年,他承认收益良多。

像他这样的民间收藏家,多出没于各种拍卖会,或去民间淘宝。

“其实大部分好东西都在国外,有统计说流失世界各地的中国文物超过160万件。”张忠义说。

分吃蛋糕的人越来越多,蛋糕就显得小了。国内很多企业家或基金会,都开始把目光转向国外。

“过去在国外的拍卖会上几乎看不见中国人,现在半数以上都是中国人,而且全都是大陆卖家,底气特足。他们主要关注的是中国古代书画、玉器、瓷器等文物级的藏品。”

外国人对这种趋势也很敏感,有人大量关注和收购,也有人借机套现。“多年前从我国抢掠去的文物,这几年频繁出现在国际拍卖会上,大部分被中国人买走。我们很少有人买毕加索的画,但对老祖宗的东西非常重视。”

张忠义分析说,这不仅是一种文化基因和爱国情结,最重要的是,中国古代艺术品在国内的收藏市场上接受度高,容易流通变现。

而让他深感自豪的是,中国古代书画的话语权,现在已经回到中国手里。“话语权就是定价权,过去所有中国的书画都是在国外的拍卖会上拍出最高价,现在很多国外收藏家反过来把藏品送到中国拍卖,因为现在只有在中国才能拍出最高价。”

除了书画,其他门类收藏品比如瓷器等等,定价权仍在国外,不过张忠义认为,这些话语权早晚也会回归。

虽然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收藏品市场,但中国古玩艺术品集散中心的掌门人徐文荣对本刊记者说,要提醒公众,古玩艺术品的交流应遵循市场规律,不要梦想一夜暴富。

张忠义则认为,现在的收藏品市场虽未饱和,但有不少泡沫存在,投资风险较大。

他认为,第一是赝品太多;第二是交易量太大;第三是水太深,存在诚信风险;第四是流通变现的风险。如果这些问题一起爆发,就是泡沫破裂之时。

“不管怎么热,收藏毕竟还是小众市场,对进入者要求比较高。它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智慧和经验密集型产业。没有准确的眼光和判断,很难在这个圈子混下去。”张忠义说。(记者刘耿、米艾尼)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金银元宝搅热岁末收藏市场
下一篇:艺术品投资回报率超股票房地产 收藏进亿元时代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