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80后收藏“时光机”玩穿越 快来晒晒你的收藏

[日期:2010-12-24]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0年12月24日08:01重庆商报

点击浏览下一张

昨日,石桥铺,网友“结草藜”和他收藏的老电器。 本组图片由记者 吴珊 摄
点击浏览大图
点击浏览大图
点击浏览大图
点击浏览大图

时下,“记忆收藏”正在成为众多重庆80后网友的最爱,收藏一些与家族关联、伴随成长且并不遥远的物件,诸如带天线的老式电视机、用了快20年的电冰箱、已经霉得泛黄的“精神读本”等等,这些旧东西就如“时光机”,不仅能给生活带来乐趣,更能保存自己的记忆,让自己穿越到童年、少年。

网帖:收藏旧东西 回忆过去

网友“天天都必须向上”在某论坛重庆版发帖称,自己最喜欢收藏的就是以前用过的“旧东西”,“好多东西都伴随过我的成长,我舍不得扔掉,毕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吧。”“藏品”包括了小时候父母给自己买的笔记本、书籍,还有自己出生时家里购买的电视机、电冰箱、缝纫机等。他还保存着一个带花的搪瓷脸盆,一张绣着“上海”字样的花枕巾和一个木质的三角盆子架。

帖子发出后,立即引来很多网友共鸣,大家争相在网帖里晒出了自己的“记忆收藏”。

收藏

收藏1:百册“精神读本”好温馨

记者昨日联系上了发帖网友“天天都必须向上”,他今年24岁,目前家住九龙坡区,就职于渝中区一家传媒公司。

“这些收藏里,我最喜欢的就是‘精神读本’”,他表示。在帖主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他家的阳台上。“这里的书几乎都是我爸年轻时买的。”他顺手拉开了阳台一侧杂物柜的乳白色柜门,里面整整齐齐地摆着3排近百册老书,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有《安娜·卡列尼娜》、《红岩》等多部著名作品。书本里全是文字,没有配图,由于年代已久,纸张已经泛黄。他称,那个时候自己非常迷恋这些书籍,保尔·柯察金之类的主角就是他的偶像。

他称,每当自己看到这些书,都会浮现起小时候父母陪着自己一起看书的那段甜蜜的往事。

收藏2:老家电 一样也不扔

“这些电器的年纪跟我一样大,虽然很旧了,但我都舍不得丢掉。”家住石桥铺科园三街的网友“结草藜”将他所收藏的电器都拿出来展现在记者面前。“这台电视是1986年购买的,是台带天线的彩色电视机,在当时可时髦了。”他表示,后来家里经济条件开始好了,便先后购买冰箱、洗衣机等家电。“那时都是绿色的双缸洗衣机,衣服在洗衣机内洗好后还要拖到右边的甩干机进行甩干,非常有意思。”

他表示,早些年有人收购旧电器,但自己一直没有卖,毕竟这些东西粘附着自己的过去。

收藏3:偶尔重温“曾经的生活”

家住沙坪坝区模范村、在某酒店做管理工作的27岁网友“乌乌”昨日给记者展示了她的最爱:一台老式的缝纫机。“这是1980年买的,在那时可是每家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随后,她又拿出上世纪80年代的茶瓶、台灯、钟、枕巾、装饰品等生活用品。“你看,这张旧枕巾边上还印着‘重庆织造厂87.1’。在枕巾印上厂名与出厂日期,是那个年代的特色。还有这个猫盘子,这可是上世纪80年代最流行的装饰品。”“乌乌”说,正是由于家里有很多“上了年纪”的生活用品,自己偶尔还会拿出来用一下,体会一下曾经的生活。

专家

看似消极

其实是积极的生活态度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记忆收藏”?记者昨日咨询了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专委会主任谭刚强先生。他表示,由于当今社会发展更加现代化、多元化,很多年轻人在精神上容易迷失,从而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精神寄托。同时,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家庭里都会出现书籍、电器等事物,对它们有一种天生的亲切感,于是“记忆收藏”便开始被一些年轻人所接受。

“这种行为表面上看似消极,但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谭主任同时表示,年轻人通过这些自己曾经用过的物品,可以感受到很多曾经的纯真与理想,让自己寻求到一种精神、生活上的支撑。

记者 杨涵筱 实习生 付迪西 李超杰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国藏家收藏莎士比亚肖像画鉴定为真品
下一篇:古玩交流免费鉴宝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