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广东钱局 因钱而名

[日期:2010-12-09] 来源:  作者: [字体: ]

新闻来源: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作者:嘉 泉 

  “广东钱局”全称“广东官银钱局”,创办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设于广州濠畔街,总局之下设粤海关官银号、琼海关官银号、北海关官银号、三水关官银号、江门关官银号、甘竹关官银号、拱北关官银号、九龙关官银号等,仿照湖北省发行银元票。

  这些银元票共分三版:第一版,该局于开办之初,首先在天津北洋官报总局印制银元票,该票背面在晓渝之上横书一行“凭票取银元一大元 照市核毫”,因印刷不精,未能全部发行;第二版,该局委托日本帝国政府印刷局印制的银元票,该票背面上端印有“凭票取银元壹圆 概作毫子 两不贴水”,此票亦称为“毫子票”;第三版,继续委托日本帝国政府印刷局印制的银元票,该票与前版式不同的是,正面左右两边框内直书“成元”,右下角横书“通用成元 出入一律”,此票就是在钱币收藏界享有盛誉的广东“成元票”,又叫“大元”。此三种版式中,以“成元票”最为稀少,现存偶见“成元”壹圆券,且多为已加盖“上海通用银元”等字样的上海流通券,已属非常难得,原票则更为罕见。

  此枚“成元票”拾元流通未加盖原票,是“成元票”版式中最高面额者,编号“蛊字第柒叁壹号”,加盖“大元”字样,故更为珍罕。此票背面加盖“粤都督经验盖印之图章”、“粤省军政府财政部经验”和“此票改作毫子银用两不贴水”三枚印章,为广东纸币中最为稀少的品种之一。

  广东钱局的鼎鼎大名不仅与印制银元票有关,也因为广东钱局是中国历史上机械铸钱之始,是铸钱工艺的一次革命。

  由于对外贸易发展,外国货币大量流入中国,造成财政恐慌。光绪十三年(1887年)正月,两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择地购机复铸制钱,议先由广州试办。铜铅原料暂取给外洋,成效稍著,即在泸州设局,云南、四川之铜,贵州之铅,以为原料,兴矿务而塞漏邕。朝旨许可。

  钱局著有广东钱局钱、银两厂章程。以布政司为督办,设提调坐办佐之,下设文案委员,雇英工匠(技术员)4名。光绪十五年(1889年)四月廿六日正式开炉试铸,经过十余工序,均由机器,不假人手。从张之洞奏摺条陈:“运动健捷匀准,所成之钱,轮廓光洁,字迹精好,实非人力所能及,私铸断难仿效。”

  1911年武昌起义,广东钱局由废支部电饬暂停。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爸爸留下的“靖康”钱
下一篇:12月下旬钱币市场最新资讯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