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1 12:14:00 来源: 楚天金报(武汉)

楚天 图为:参考价600万元的大明永乐时期釉里红
本报记者邬红波 通讯员朱竣峰 彭翔
“今年,全省文物艺术品交易总额将力争突破亿元大关。”日前,在2010年湖北武汉“文化使者”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精品展上,省拍卖协会会长郑祖桥如此表示。
据了解,目前湖北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仍较落后,仅从拍卖成交量看,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四位。“每年的成交额不过一两千万元。”某业内人士认为,湖北省拍卖行业还有点“势单力薄”。
不过,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湖北省拍卖行业逐步“萌动”,尤其是湖北书画行情日渐升温,成交量突破70%;而大唐、中信拍卖公司也获得一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可以上拍陶瓷器、玉石器和金属器。
七场拍卖会欲破亿元
下月,湖北省将迎来一次“拍卖盛宴”。11月21日起到12月20日,湖北七家拍卖企业将分别在武汉、荆州、宜昌等地举办七场拍卖。
主办方表示,今年的拍卖共征集了3600多件文物艺术品,涵盖字画、玉器、瓷杂、家具、奇石等类别。其中,字画1800多件,以本省艺术家群体作品为主,也有少量古字画;陶瓷800多件,以清末、民国为主,兼有宋、明留存下来的少数精品;玉器、杂件、奇石等小类藏品1000件。
陶瓷,是本届秋季大拍的亮点。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件参考价600万元的明永乐年间釉里红大食盒瓷器最引人注目。据了解,该瓷器经北京文物研究所研究员、CCTV《鉴宝》专家黄秀纯鉴定为“大明永乐时期中国第一釉里红”。
此次展出的还有难得一见的宋代瓷枕、康熙山水人物纹青花觚、五彩花卉梅瓶、唐青釉褐斑点四系罐、晋代的青瓷鸡首壶等精品,每件的估价都在几十万元。
杂件中,一件沉香木山子也引来藏家询问。该沉香高25cm,重量超过了1公斤,预估价格为8万-10万元。
据了解,沉香正在成为收藏市场新贵,如今价格已比黄金贵两倍。最近几年,沉香的身价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递增。如今,较好的沉香每克千元左右,差不多是黄金价格的三倍。
湖北省拍卖行业协会会长郑祖桥表示,随着湖北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品市场有升温的新迹象,比如拍卖公司越来越多,如今已有7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包括诚信、中信、大唐、翰瑞、中盛、长江、点石。其中,中信、大唐已经获得一类文物拍卖资质。此外,拍卖场次、拍品、成交量都不断在增多,仅湖北诚信拍卖,今年就举办了13场“四季书画”拍卖会,成交率都达到70%左右。
郑祖桥预言,湖北省文物艺术市场今年交易额过亿元没有问题。
湖北书画行情渐涨
长期以来,湖北书画处于“低估”状态,往往“墙内开花墙外香”。但2009年以来,随着湖北艺术品市场的觉醒,湖北书画首当“领头羊”,成为全国藏家追逐的对象。
事实上,湖北书画名家有不少。湖北“三老”之一的张肇铭,曾与傅抱石联合作画,周恩来总理亲自观看,在中国画坛地位显赫;而书画界鼎鼎大名的画家吴冠中,曾是我省画家张振铎的学生;王霞宙是长江画派奠基人,最善画紫藤,行笔如狂草,徐悲鸿称其“雄才绝伦”。
张肇铭、王霞宙、张振铎被称为“三老”,其画作在湖北留下不少,价位一直较低,2008年时才3000元/平尺。不过,目前湖北三老的画作,价位已上升到10000元/平尺。“新三老”周韶华、冯今松、汤文选的画作,也在海内外影响日盛,市场价格一路看涨。诚信拍卖公司书画部经理饶方华介绍,周韶华是国家级艺术品鉴定中心顾问,其画作在北京拍卖会上,已达到三万元一平尺;冯今松、汤文选两位仙逝后,作品每年以百分之五十的涨幅上扬;湖北省主流画家邵声朗的作品,两年翻了三倍。
此外,湖北省地市州的画家作品价格同样看涨。荆州著名画家李青萍,其泼彩抽象纸本油画,在浙江拍出176万元;宜昌画家冯中衡的三峡系列作品,也令收藏者看好。
据主办方介绍,在本次诚信拍卖会上,一幅名为“梅气”的作品不可小觑。据了解,1927年,张肇铭、王霞宙等十人成立了湖北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美术团体“梅社”,最初号称“梅社十友”,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留下重重一笔。而这幅“梅气”则是当年“梅社十友”所合作的作品,到目前为止仅发现这一幅。 (本文来源:荆楚网-楚天金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