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31 12:49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邱临
“哗,这就是《寻宝・走进玉林》里的国宝铜鼓!电视上见过了。”
去年,央视一辑《寻宝・走进玉林》让许许多多玉林人“认识”了自己――原来玉林也有这么多宝贝!玉林的历史也很悠久!……10月23日开展的文化节产业馆玉林民间藏品展上,最吸引市民的莫过于那些上了央视的宝贝了。
青蛙双马饰铜鼓、八仙纹饰银盒、启功书画、明末铁力木雕螭龙纹翘头案等等曾在央视亮相的藏品前都围满了观众。“第一次这么全面的了解到玉林民间物品的现状,”一位退休的大叔说道,“没想到玉林的收藏这么丰富。”。一对中年夫妇看展览时很仔细,边看边拍摄,“上次只在电视里看到这些老物件,这次终于能近距离欣赏到了,很开心。只可惜上电视的12件宝贝这次只展出了其中几件,如果有关部门能组织一次展览,让获奖的民间国宝齐齐展出,那就大饱眼福了。”
“在文化节展出的藏品,无论是从上至汉唐的青铜器、银器,宋元的瓷器、玉器,明清的木器,还是各类名家书画、杂项,这次藏品的多样性可谓是玉林民间展示之最了。”市博物馆副馆长李义凡一语道破,“像‘老宁’的八仙纹饰银盒,就很好地体现了玉林民间高超的錾刻工艺,汉代的青蛙双马饰铜鼓,也同样展示了我们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艺术。还有众多的‘将军罐’,它们就是研究玉林丧葬习俗历史的一个重要物品,通过它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玉林地区流传的二次葬习俗的脉络……”
当然这次展品的“重头戏”还是收藏界“玉林商标”的铁力木家具,这次文化节产业馆上展示的木器从各式各样的官帽椅、八仙桌、方椅、茶几,大到床榻、屏风、大案等等五花八门,从明代至清代丰富多彩。
记者还“零距离”见到慕名已久的“明代铁力木雕花大床”,它是我市收藏家协会一位副会长通过一段传奇的收藏经历,才让这件几百年前的木器“复活”的。
原来,这件长二米多,宽一米五的大床,在它原来的主人那里曾被做为家产“分开”了。藏家首先收藏到的只是半张,后来才知道它的命运,经过藏家数年的寻找终于寻到了另外的半张。记者特地看了此床的接痕,果然,在不起眼的边沿看到收藏家用同样年份色泽“接”好的地方……
现在这张完好的大床,已是与其他屏风、八仙桌一样,成为研究传递那个历史朝代玉林这块土地上老百姓繁衍生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侧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