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丝路币话(12)琵琶流韵(贾关法)

[日期:2010-10-15] 来源:中国集币在线  作者: [字体: ]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0年10月下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琵琶,原称批把,是出自西域的一种拨弦乐器。据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载:“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可见这是游牧民族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唐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便是最生动的佐证。

    最早的琵琶出现于秦代,长柄、皮面、圆形音箱,竖抱,用手指弹奏,当时称为“弦鼗”。经秦汉以来不断改进,发展为阮咸、秦琴、三弦、月琴等多种形制。其共同的特点是圆形、直颈,故称直项琵琶。南北朝时,随着丝绸之路的畅兴,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从中亚地区传入了另一种曲项琵琶。这种琵琶为四弦、梨形音箱,横抱用拨子弹奏,当时称作“胡琵琶”。

    到了唐代,曲项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当时宫廷内外的大小乐队,琵琶处于领军地位。因其音色丰富、优美,演奏妙于变化,风靡大江南北。正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描绘的那样: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此外,当时还出现一种“反弹琵琶”(又奏乐又跳舞)的绝技,将髙超的弹奏技艺与优雅迷人的舞姿融于一身。

    在善弹琵琶的宫廷乐师中,有不少是黄头发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他(她)们不远万里,经丝绸之路到中国来“打工”。如唐德宗时的康昆仑,生于康国(今属乌兹别克),有“琵琶第一手”之称。据史载,德宗年间,长安一带发生旱灾,于是便在京城最繁华的天门街东西两市搭起彩楼,祈神求雨。康昆仑在东市彩楼演奏琵琶,自以为天下无敌。想不到“街西亦出一女郎,抱乐器登楼弹之,移在枫香调中,妙技入神。昆仑大惊,请与相见,欲拜之为师。女郎更衣出,乃庄严寺段师善本也。”原来这琵琶髙手竟是一个和尚男妆女扮!这桩艺坛佳话,并非闲人虚构,载于唐代著名音乐理论家段安节的《乐府杂录》一书,生动地见证了当时音乐交流的的盛况。

    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第9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中国现代钱币上,曾多次出现过琵琶的身影。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第9组),其中22克银币“王昭君”,便是琵琵在贵金属纪念币上的首次亮相。这枚银币的背面主图,描绘昭君竖抱琵琶,纤手弹曲,怀念故乡的情景。生活于公元前1世纪的王昭君,是汉元帝时的宫女,“位卑未敢忘忧国”,主动出塞,与匈奴和亲,使边境烽火停熄达50余年,为增强胡汉两族人民的和睦亲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四大美女中,昭君有“落雁”之誉。传说在一个秋高气爽之日,她拜别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心绪难平,于是便在马上拨动琴弦。南飞的大雁听到琴音,又见马上的女子如此花容月貌,竟忘记摆动翅膀,一不小心从空中跌落下来。值得探讨的是,“王昭君”银币上画的琵琵,曲颈,四弦,属于曲项琵琶一类。但从琵琶的发展来看,身为汉明妃的王昭君,其手中的乐器,只有直柄的汉琵琶(直项琵琶)才合乎史实。这也许是设计者的疏忽吧。

    2003年发行的《西游记》彩色金银纪念币(第1组),其中5盎司金币“大闹天宫”,币面上画有佛教四大天王的兵器:琵琶、宝剑、伞和蛇。其中琵琶是“东方持国天王”的法宝。《西游记》虽然是神话故事,但玄奘西天取经却是历史事实,所以这琵琶的形制就不能随意了。画面的那张琵琶,虽是无弦琴,但曲颈,梨形,合乎唐代流行的琵琶体制 。

《西游记》彩色金银纪念币第1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方寸之间见证共和国巨变(图)
下一篇:中国金币金条发行之市场反响初探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