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0年9月下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武汉长江大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长江的桥梁,大桥横卧于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的长江江面之上。站在桥上,眺望四周,望大江东去,整个武汉三镇连成一体尽收眼底,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毛泽东于1956年6月首次在武汉畅游长江后(当时武汉长江大桥正在建设)所作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句,正是描写武汉长江大桥对沟通中国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
因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南北交通,提升了中国桥梁建设水平,同时,对全国人民正满怀豪情地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建设新中国的高潮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武汉长江大桥的图案入选了1962年4月开始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作为反映当时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成为第三套人民币贰角券的主题素材。
第三套人民币的贰角券,于1962年设计制版,1964年4月15日发行,1996年3月1日只收不付,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这枚纸券的正面图景是武汉长江大桥,正面色彩为墨绿色,反面色彩为浅绿色。纸券正面上采用的武汉长江大桥的组合景观,前景为大桥正桥,后景是远山、黄鹤楼及城市街景,也是整个券面向天际线的延伸,视野的低点为烟波淼淼的长江,绵绵连接,巍峨壮观。前后低不同素材的组合视觉处理使得整张券面气势博大、景色壮观,自然演绎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恢弘气魄。
贰角券虽然不如第三套人民币三大珍品或四朵金花,那般声名远播,响誉藏界,但却是最受普通收藏者喜爱的潜力币品。版别主要有两种区分方法,第一种是因印刷版本而分,有平版和凸版之分,其中凸版非常稀少;还有号码上的两字冠八位号与三字冠七位号之分。其中的冠三字凸版,由于印制量少,存世量更加稀少,因此也是贰角券中最受追捧,市场价格最高的券别,市场上曾有藏家出四万元征求银行原捆,但货源紧俏,卖家惜售,一时难以如愿。而单张的直板全新冠三字凸版贰角券目前市面上也越来越少,市场价格不断攀升,目前一般报价90元-100元左右,但由于存量不多,有比较大的增值潜力和收藏价值,如果是尾数为连号、全品相的,报价数百元也不算太希奇。而普通券别,如平版冠三字和平版冠二字,因为有一定存世量,价格并不算高,但也已离面值相去甚远了。
冠三字凸版贰角券在第三套人民币中虽然不是最吸引眼球的品种,但由于价格相对三大珍品,不那么高,而该品种新券的存世量与市价之间似乎还存在一定的想象空间,目前已有迹象有人在市场上暗中吸纳。作为一般收藏爱好者,如果错失了机会,若因各种原因无法收藏三大珍品,不妨选择这枚色彩清新素雅、具有一定历史纪念价值的冠三字凸版贰角券,或许经年后还能收获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