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集 邮 往 事(3 )

[日期:2010-07-31] 来源:  作者: [字体: ]

 

弄 堂 交 易

 

       七十年代末,杭州龙翔桥集邮公司旁的弄堂里,出现了很多邮票贩子,因那时杭城没有正规的邮品市场,每到星期天相互交換邮票的人会很多,邮票的性质也起了微妙的变化,新票,特别是成版的新票大受欢迎。我当初的集邮观念看来是老化过时了,集邮不再是陶冶情操,增加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晓知人文地理,天下大事的一种爱好了,已开始掺入了经济因子,已开始进入经营和金钱的圈子,为此,我很反感。
       集邮怎么了?特别是面对邮贩子的唯利是图,围住不放,所谓要高价收购我的邮票时,我真无言可对。记得有一次邮贩子要出三万元收我全部邮票时,我更感到悲哀。虽然就当时而言这三万元已不是个小数目,但这些让我从方寸之间获取过很多知识源泉的邮票,这些伴我从少年时代走过来的伴侣,这些凝结了我无数心血的邮票,我不忍放手,不该放手,不能放手!我回绝了邮贩的诱惑,还是希望邮册在我身边伴我一生吧!
       自此,我集邮的热情大大地减退了,原先想进一步按主题,按题材,按时代集邮的想法打消了,“被动”集邮了。先是在邮票公司办张年度卡,再是每年买本年册了事。
       此后,随着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增大,集邮已不再是我的业余爱好,我和集邮也就渐渐疏远了,但扪心自问:集邮的情结还是在心中永存,永远不会被抹去。

 

 

放 心 移 交

 

       1997年6月29日,孙女在我医院里出生了,我做爷爷了!我升级了!那高兴啊,溢于言表。
大儿媳在家坐月子,也夠烦闷的。无意间与她谈起了邮票和集邮的话题,她告诉我很喜欢邮票,也在集邮。哦!有了知音了,我很高兴。当我将几大叠集邮册放在她床前时,她很吃惊!冲口就说:“爸爸,你也集邮啊”。当时,我很得意地说:“我是老前辈,文革前的邮票都齐的,年册也一年不差”。看她那两眼闪光的高兴劲儿,我也特有点成就感,这是凝结着我多年的心血,少年之梦的开始和见证呀。
       此后的一段日子,大儿媳总是津津有味地翻看邮册,浏览和欣赏着比她年龄大得多的邮票,看着她的开心和满足,我也为她高兴。坐月子休养的她,身体肯定会恢复得快,心情好嘛!小小的邮票竟会派上大用场,立功了,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孙女双满月后,大儿媳准备回广州了。临行前的这几天我一直在考虑?伴我半辈子的集邮册,它的归宿在那里?是否交给大儿媳去继续打理,后继有人?我征求了老伴的意见,她爽快地同意交给大儿媳。我又问了小儿子,有何想法?小儿子倒有点支支唔唔,不知可否的样子。我心中知道他有点肉痛,于是,我讲了“九九归一”的道理,並郑重地宣布:今后,我所有的藏书全部归他,小儿子也就无话可说了。
       明天要飞广州的当晚,我告诉了大儿媳移交全部邮票的想法,她那时的神情真可以用“不知所措”来形容,太突然了,既高兴又不忍,既兴奋又茫然,我平静地对她说:“妳爱集邮,是件好事,让这些邮册归入妳的收藏中去,也是好的归宿,妳得继续下去,好好保存才是”。
       去年夏天,我在广州大儿家中提出要看看久别的邮册,大儿媳在书房里捧出了全部藏品,真有点琳琅满目使人欣喜不已。不仅历年邮册齐全,还有大量的钱币和纸币,小型张、首日封、纪念封应有尽有,大开眼界!激动之余倍感欣慰,当初我的移交是做对了,大儿媳没有辜负我的嘱托,邮票有了真正的主人,妥善的归宿。
       拿出相机拍了一些我集的邮票,留作纪念,让我回杭后也能不时地可以看看,回忆和遐想……

 

〈待续〉

 

作者:廉耕 来源于:乐龄网 

[ 文章于 2010-07-30 17:23 被 chenlei 重新编辑 ]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集 邮 往 事(2)
下一篇:集 邮 往 事(4 )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