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集 邮 往 事(1 )

[日期:2010-07-31] 来源:  作者: [字体: ]

 

集 邮 往 事

 

       有人说:集邮是一个窗口,从窗口里望去,视野会十分开阔,它包罗万象:天文地理,世俗风情,无所不及;它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大千奇异的世界会尽在方寸之中……
       今年春节前,友人赠我一本“2009”邮票年册,当小心翼翼地拿起来翻看时,那精美别致,色彩斑斓的一张张邮票又在眼前跳跃舞动,亲切之感油然而生,集邮的往事也随之慢慢地浮现在眼前。那些曾经的快乐、曾经的纯真、曾经的热情、曾经的启迪…… 仿佛都凝聚在这些小小邮票的方寸之间,让人又在历史和未来的梦中流连忘返。
        就我而言,有多少张邮票就有多少个故事……

 

集 邮 社

 

        那是在1955年,我就读于杭十一中的初中部,每天放学回家都要走过青年路。当时杭州有名的“青年会”钟楼钭对面有家单开门面的“友联集邮社”,里面一位脸孔白晢,架着眼镜,文静斯文,四十来岁的男店主和那些花花绿绿的邮票给了我极大的好奇心,哦!邮票还有店啊!用过的邮票有啥格用?还可卖钱?百思不解?!回家途中,我常常在店门口停留,对陈列在玻璃窗里面的邮票细细地踮足观看,一张也不放过。虽似懂非懂,却十分吸引我,十分喜爱,希望天天能看到新陈列的邮票。作为一个身无几分钱的小伢儿,明知店内玻璃柜里还有许多邮票陈列着,但我始终不敢推开集邮社的小玻璃门进内观看,胆小羞涩啊!
       直至有一天,这位斯文的男店主拉开门叫住了我,叫我进店内去看。他说是经常看到我在店门口看邮票,和蔼地问我喜不喜欢邮票?並不由分说地给我上起了“集邮课”来——什么是普票、Z票、T票?什么是西票、俄票、民国票、解放区票?什么是风景票、人物票、花卉票?什么是欠资票、军邮票、错票?以及集邮对人的艺术修养和知识积累,审美情趣和地理历史都是有益的,是一项课余的高雅爱好。並叮嘱我学习集邮要两不误之类的话,当时我听得一怔一呆的,只能频频点头称是。记得临别时他还送了我二小袋中西杂票,说让我先开开眼界。我喜出望外地谢过他后,连蹦带跳地回到家,廹不及待地倒出邮票看了起来,别提有多高兴了。
       至此,我开始集邮了,並带同学一起到店里看邮票,和店主也混熟了,苦于当时没有钱的难处,店主还教我一招:“不管什么邮票,自己有或没有的,那怕是普票,只要品相好的,邮齿整足的,都要收集起来,可拿到店里来抵钱換成套的”。
       于是,课余我狂热地收集各种邮票,抵钱换套票。我知道这里有店主的生意经,但我至今仍很感激他,是他将我带上集邮之路,是他启蒙了我的集邮知识,是他让我与邮票结了半辈子缘。
当我读高中时,青年路上的“友联集邮社”已关门了。听人说已併入到杭州集邮公司里去了,但店主斯文的举止、和蔼的态度至今还让人难以忘怀。

 

 

 

姚 伯 伯

 

       姚伯伯是我家的老邻居,绍兴人。在中山中路人民银行的传达室上班,平时较少回家,闲语不多。有天见我在院子里用脸盆水浸邮票,一张张整理着,一向寡言少语的他竟会问我:“侬弄这些东西有啥格用”?我说在集邮票,好抵钱換套票的。那知他哈哈大笑起来说:“格种东西银行垃圾箱里交交关,每日都清了咯”!有这等事?听他一说我就放在心上了。
       当时,一个小孩子要集邮的确很难,既无钱又无通信往来,别说集成套的,就是零星讨集,邮源也不多。想起姚伯伯的话,我动了脑筋,放学后就到姚伯伯的人民银行去了。在传达室里见到他后,只见他面孔转色,廹不及待地问我:他屋里厢出了啥事体?以为我是报信来的。我忙说:“没事,没事”。面色转晴的他又问我来作啥?我就恭恭敬敬地说:“想看看邮票”?于是,他带我到墙角的一座砖砌的垃圾箱旁,丢了一句:“侬自家看!”就回转了。
       哇!芝麻真的开门了!只见垃圾箱里有许多印着阔大红边、大小不一的牛皮纸信封,横七竖八的躺在那里,当我颤抖着手拿起一只印有“联行专用”四个隶体大字的信封时,只见上面贴满了普票、纪票和特票,有些面额也很大。顿时,我心花怒放、神不守舍,那高兴啊……
       原来,那时全国人民银行间的汇兑业务往来,只能通过邮递的方式,用联行专用信封互相交換,费时费力。拆封后就將信封丢弃了,让我捡了个大便宜。
       因为有了姚伯伯,我每天放学回家总要去拜访垃圾箱,每天总有些收获。我收集到了不少不少邮票,能配成套就配套,配不成套的就拿到集邮社里去抵換。直到有一天银行信封上一张邮票都不见了,只见一个“国内邮资总付”红色大方章盖在信封上为止,大约持续了近一年多时间。
这段时间,收获真不小。在集邮社里调齐了建国以来所有的成套纪票和特票,(基本上都是“盖销票”)。那时,集邮的同学都很羡慕我,也弄不懂我那来介多邮票可去換?我守口如瓶,沒敢吐露“银行淘宝”一个字。
       七十年代后期,已退休的姚伯伯病故了。他闷葫芦般寡言少语的音容,长记在我脑海里,我觉得在我集邮的进程中,他倒没有少语,而是一言中“的”!成全了我的集邮爱好,让我健康地成长。怀念!

 

〈待续〉

作者:廉耕 来源于:乐龄网 

[ 文章于 2010-07-30 17:23 被 yingjy 重新编辑 ]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贛西南赤色政邮票颇具特色
下一篇:集 邮 往 事(2)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