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方寸世界融真情――万维生的邮票情缘

[日期:2010-07-31] 来源:  作者: [字体: ]

黑龙江日报 


   提起万维生在集邮界可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作为我国著名的邮票设计专家,他设计的《儿童》、《万里长城》、《童话———咕咚》、《北京风光》、《天鹅》等邮票都被集邮界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是集邮爱好者竞相收藏的精品。

  日前,万维生应邀来哈参加建国83周年纪念邮票及个性化邮票的签售仪式,记者在宾馆采访了他。 

一张邮票让他闻名全国

  万维生从事邮票设计工作几十年,经他设计的邮票达40余套150多枚,其中不乏集邮界和艺术界给予极高评价的精品,但是让他获得了空前知名度的却是一张并未真正发行的邮票。这就是那张至今为人津津乐道,颇有些传奇色彩的“全国山河一片红”。

  “全国山河一片红”这张邮票刚刚为人所知时还显得有些神秘。由于这张邮票诞生于1968年,有着很深的“文革”背景,而这张邮票又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发行,因而市面上就产生了种种不同版本的“故事”。万维生并不同意刻意突出邮票背后的故事,他说这不过是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殊事情。

  我国的邮票设计都有发行计划,文革开始以后,建国十七年来发行的邮票都被归入了“四旧”,原来按计划要发行的邮票题材都被停止,新的邮票题材都要经上级部门同意后才能确定。1967年文革进入高潮,每个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当时邮票发行局地点在东长安街,是北京的繁华地段,走出大门几乎天天都可以看到游行的队伍,每天都有某省的报喜队伍在游行,游行队伍高举毛主席大幅画像和全国地图,敲锣打鼓高喊口号从长安街通过,当时口号中喊得最多的就是“全国山河一片红”,全国各地把成立革委会当作头等大事,当然要发行邮票。

  设计这张邮票的任务交到了万维生手中。由于当时希望这张邮票能够配合当时的形势,在各省都宣布成立革命委员会时发行,所以邮票的设计、审批和印刷等工作都要抓紧时间进行。经过紧张的工作,邮票设计了三稿后终于获得了通过。

  设计通过后,“全国山河一片红”立即投入了印刷和发行。但时隔不久,有人提出邮票上地图的绘制有问题,于是上级部门立即要求停止发行并追回所有邮票。但是由于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对外销售,所以还是有极少数的邮票流入了民间。

  由于目前“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存世量极少,又是一张有着特殊历史背景的“未发行”票,所以多年来一直受到市场的追捧,价格节节攀升。据估计目前存世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仅有1000余枚,一张原本面值8分钱的邮票目前价格已达15万元左右,而其中被称之为“大一片红”的第二稿邮票价格更是高达百万以上。几年前集邮正热,全国多次举行邮品拍卖会,若无此票拍卖会档次立降,因此主办方总是想方设法去借一张来充门面,从此“豪票”一说传遍邮界,万维生也因票成名。来自生活的激情

  邮票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既有经济价值,又有艺术价值;既有实用价值,又有鉴赏价值。在小小的方寸之间,不但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现实,还在某种程度上见证着历史。

  万维生说,画了几十套邮票,还没有哪一套邮票比得上“全国山河一片红”惹出的话题多,但是早先我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是不把“全国山河一片红”列入在内的,它只不过是我的一幅普通作品,并不是我的代表作,我自己真正满意的作品还是《儿童》和《天鹅》。

  1961年,邮票发行计划中有了儿童的选题,万维生报了名,充满激情的筹划着新的创作。在拿到题材后,万维生立即与有关单位联系,到各个先进的幼儿园、小学校、少年宫去体验生活,可是工作了近一个月却一直找不到感觉,1961年大年初二,万维生到单位去值班,回家的路上路过和平门厂甸,这是北京有名的庙会,万维生拐了进去,看到小脸冻得通红的小朋友正在尽情地游玩,灵感一下子出现了,他感觉这才是自己真正要寻找的儿童的形象,这里没有老师和阿姨,他们在这里笑得才最自然、最天真。万维生回家取来了速写本立刻开始进行素描,此后的7天,万维生每天都要带着速写本来厂甸,画小朋友、画做风筝的、画捏面人的,还到王府井去画各种不同的儿童服装,万维生越画越投入、越画越有激情,转眼近二十幅画稿完成了,经过仔细的修改,最终从中挑选了12幅定为邮票画稿。邮票发行后受到了各方的好评,美协的同志甚至建议他把画稿拿出来参加全国美展。万维生曾经说,《儿童》邮票是我创作最投入、花的时间最长、创作情绪最活跃的一套邮票,通过创作《儿童》邮票自己仿佛又重新回到了童年。

  文革过后,万维生的创作激情再次迸发,他急于再次证明自己。1980年冬天,北京发生了一件“大”事,玉渊潭公园飞来了四只野天鹅,人们争相去观赏,但仅仅几天就有噩耗传来,其中的一只被人残忍地枪杀。一时间老百姓与各家媒体齐声谴责,人们纷纷前往玉渊潭公园悼念死去的天鹅,万维生读到这些文章后也随着人流来到公园,在公园的入口处,死去的天鹅已经被制成了标本,听湖畔的人说,与死去天鹅结对的天鹅哀鸣一夜后已经飞走了,还有一对凄凉地在湖中游弋。看到眼前的情景,万维生难以平静,顿时产生了将分配给自己的一套寿带鸟邮票选题改画天鹅的想法,通过多方查找资料、经过几次的失败,《天鹅》成功了,国内好评不断,国外同行推崇备至,当年年底《天鹅》邮票在美国纽约举行了首发式,万维生平生第一次出了国。万维生与哈尔滨的缘

  万维生说,他与哈尔滨很有缘。

  五十年代初,万维生从家乡福建泉州坐了7天的车来到哈尔滨,就读于东北鲁迅艺术学院,在学校里接受了正规的美术教育。他说,我是一个从南方来的穷学生,刚开始时对身边接触的一切东西都感到陌生,学习和生活都不习惯,经过很长时间才慢慢适应。两年的艰苦学习生活使我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几十年过去了,原来的校址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了。

  万维生一直对儿童和天鹅两个题材情有独钟。他说,四十年以前的《儿童》邮票给他带来了很多快乐,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影响了他以后的创作道路。他最大的遗憾就是一直没有机会再画儿童邮票,此次哈尔滨市发行的个性化邮票实现了他几十年的梦想。

  几天前,几个朋友请万维生吃了一顿正宗的东北菜,万维生吃到了他几十年前吃过的玉米面粥、贴饼子,他说回去后要为今天的情景和心情画一张记事手绘封。(黑龙江日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小小邮票情缘
下一篇:贛西南赤色政邮票颇具特色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