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中国最大规模考古展"考古中华"在北京开展

[日期:2010-07-30]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0年07月30日 08:15: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7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首都博物馆共同主办的“考古中华”展已布展就绪,400多件珍贵出土文物本月29日起至10月10日在首博展出。 孙自法 摄  

    2010年7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首都博物馆共同主办的“考古中华”展已布展就绪,400多件珍贵出土文物本月29日起至10月10日在首博展出,其中7成以上为首次公开亮相。今年是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成立60周年,作为该所甲子诞辰系列庆典活动之一,“考古中华”将展出60年来新中国考古所获各种重要成果,堪称中国迄今举办规模最大的考古学专题展览。  孙自法 摄

    中国迄今举办的规模最大的考古学专题展览——“考古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年成果展”,29日在首都博物馆如期开展。60多处重要聚落址、都城址、佛寺遗址与大型墓葬等考古发掘出土的400多件珍贵文物集中亮相,7成以上为首次与公众见面。

    作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甲子诞辰庆典活动之一,“考古中华”展是对该所60年创业历程的检阅,也是中国考古学研究成果首次系统地面向社会和公众展示。展出的珍贵文物大都为社科院考古所发掘出土的各种青铜器、玉器、瓷器、陶俑、金银器等精品。

    其中,“华北距今15000年前的刃部磨制的石铲与弓箭箭头”、“钱塘江流域距今9000年前后的稻米”、“接近5000年的安徽尉迟寺立鸟神器”、“4000年前陶寺的毛笔朱书文字与瓦、黑彩蛇形龙盘”、“汉代最为精致的错金镶红宝石的铜金钱豹”、“北朝人面瓦件”等为第一次公开展出,“陶寺观测台观测缝的解剖”、“殷墟54号大墓的发掘”、“龙泉窑遗址的发掘”等考古影视作品,也是首次公开播放。

    “考古中华”还展出新中国四代数百位考古学家所获各种重要考古成果:逐步建立新石器文化发展谱系;建立夏商周考古资料的断代标尺;探讨历代都城形制的演变规律;开展华北与华南地区新旧石器时代转变的探索;全面揭露青海柳湾、山东王因、内蒙古兴隆洼、安徽尉迟寺等原始聚落遗址与墓地;夏商周时期,新发现的偃师商城、洹北商城,持续发掘的二里头、殷墟和丰镐遗址,以及北京琉璃河、滕州前掌大和内蒙古大甸子墓地,都有新突破,并开展先周文化探索;汉唐宋元时期,新开展曹魏-北齐邺城、唐宋扬州城、南宋临安城的勘察和重点发掘。

    按时代顺序,“考古中华”展分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史前聚落的出现发展和扩散”、“王朝崛起”、“辉煌殷商”、“西域风情”等18部分。展览期间,为配合观众参观了解,社科院考古所专家将进行系列考古学术、知识讲座。

    “考古中华”在首都博物馆展出2个多月至10月10日闭展后,计划移师广东、湖南等地,在中国内地进行巡展,条件成熟时还将努力推动前往中国港澳台地区展出。 (记者 孙自法)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首次发现"满汉碑"
下一篇:"申遗热"席卷全国 学者:申遗不是金字招牌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