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南澳Ⅰ号"考古满载而归 万余文物将运广州

[日期:2010-07-22]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0年07月22日 10:55: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从广东汕头市“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获悉,汕头“南澳Ⅰ号”打捞船“南天顺”21日按照计划,满载着出水的万余件文物离开古沉船海域,前往南澳云澳港,准备驶往广州。汕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圆满完成了今年的水下考古计划。

    自2010年4月9日开始对“南澳Ⅰ号”实行大规模水下考古发掘以来,水下考古队共安排300多人次潜水作业,累积水下工作时间突破160多小时,出水瓷器、陶器、铜器、金属器1.1万余件,发现船体舱位16个。

    截至目前,大部分文物基本打捞完毕,考古队基本摸清了古沉船的位置和结构,初步判定是一艘明代万历年间的民间商船。此次考古发现对于研究明代晚期中外贸易及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汕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队长崔勇表示,此次考古从出水文物的种类、数量以及船舱的保存状况、文物的精美程度都超过了原先的预计。特别是出水了大量的漳州窑瓷器,或称“汕头器”,比全国各地博物馆加起来的数量还多。

    20日,汕头“南澳Ⅰ号”考古队员最后一次下水,顺利完成了水下清理“基线”、浮标、回填泥沙等工作。从20日开始,考古队员开始在打捞船上做整理工作,对一些水下考古设备进行清洗、打包等。据了解,受台风“康森”影响,“南天顺”打捞船回港避风,本月18日才回到古沉船所在海域,之后没有再打捞文物,只进行水下清理“战场”的工作。

    广东省文物局副局长魏峻表示,本工作季结束后,已打捞上来的这批文物将由打捞船运回广州,交由广东省博物馆作脱盐等进一步处理。据魏峻介绍,已出水文物必须及时作脱盐等处理,如果不及时处理,木质文物会变形腐烂、铁质文物会腐蚀、瓷器会釉面脱落。

    记者在汕头边防支队了解到,云澳边防派出所官兵将随船执行保卫警戒任务,确保万余件船载文物安全万无一失。

    据了解,下次对“南澳Ⅰ号”的水下考古工作预计将在明年4月份继续展开。(李怡青 陈妍)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工地施工挖出墓葬 古怪"箱子"引来路人围观
下一篇:百万时代到来市场潜力大 镇纸成藏市绩优股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