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在眉睫的问题:谁来保护私博?
眼下,迫在眉睫的问题是,谁来保护这些私人博物馆呢?
收藏家、国防大学军事专家黄宏少将认为,私人收藏是国家收藏的有力补充,对于保护国家文物功不可没,很多有价值的文物流落民间,如果国家博物馆要从民间购得藏品,程序很复杂,收购需要多方专家反复论证并提出不同意见,回购藏品不免会有打眼的时候,还要承担责任,回购积极性并不高。不仅如此,当出售者得知收购者是国家博物馆时,价格会翻出几倍甚至几十倍,而私人收藏则让流落民间的珍贵文物、藏品有了很好的安身之处。
事实上,民间有很多藏品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国家博物馆的收藏往往需要够一定级别,而实际中的收藏是有不同层次的,很多“小物件”更能代表中国文化。诸如皮影戏这类东西,如不进行抢救性保护,很可能失传。
睦明唐古瓷片标本博物馆馆长白明人称“片儿白”,收藏了几万片瓷片,有很高的媒体知名度,但他的博物馆也面临着很大窘况:“我现在的策略已经养不起我的博物馆了,它需要没完没了的投资,而我就是投资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