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圆明园文物修复没争议不正常 定石膏配补法

[日期:2010-07-19]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0年07月19日 09:37:49  来源:光明日报

 

采用配补处描金工艺修复的仿哥窑小水丞(修复前)

修复后

    圆明园文物修复:没有争议不正常

    日前,圆明园文物修复工作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这次将目光聚焦圆明园,缘起于7月14日下午,由圆明园管理处、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召开的“首批圆明园修复文物专家评审会”。在会上,多位专家就圆明园首批文物的修复展开了热烈讨论、研究。其中,针对首批文物修复工艺的选择,专家间产生了一些争论。

    这些争论在次日广泛见诸媒体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上的一些误读。有人担心,珍贵的圆明园文物,会不会被草率地对待;有人疑惑,承担修复工作的人中有没有能与文物地位相匹配的专家?人们追问,这些文物修复后将何去何从?

    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圆明园管理处负责人、主持圆明园文物修复的专家学者以及参与首批文物修复评审的诸位当事人,请他们对社会上的质疑进行了解答。



[1] [2] [3] [4] 下一页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世博铜章上悠游世博
下一篇:"燕京八绝"的艰难传承:创汇主力成抢救对象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