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7月17日 17:45:39 来源:广州日报

翠玉三中盖炉(清)

玻璃种翠玉镯

玻璃种满绿翠玉塔珠链

翡翠狮纽古纹盖瓶(晚清)

玻璃种翡翠玉佛
或许是受“信而好古”、“比德如玉”等儒家思想的影响,加上一些商家借助尚未定论的考古出土文物盲目上溯缅甸翡翠在中国的历史——譬如曹操墓中的“宝珠”出土后,有人竟称“翡翠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了”,致使某些人简单地认为市场上标有“战国翡翠”、“唐代翡翠”、“宋代翡翠”的饰品就是货真价实的古董,可以出大价钱购买,甚至坚信翡翠文物的朝代越久越值钱。这种认识现在看来应该是个误区,因为能够甄别、确认的面世翡翠文物基本都是晚清、民国期间的,明代以前的翡翠文物在中国至今还未被发现,而我国有实物可考的翡翠历史也就400年~500年。
那么,产于缅甸的翡翠究竟是什么时候越过山高坡陡、有如冰雪长城的高黎贡山进入玉文化历史悠久的华夏民族地区的?即翡翠输入中国的历史到底有多久?针对这一挑战世界学者智慧的问题,记者近日和致力于玉文化研究多年的知名玉学者、中国科学院王春云博士进行了以下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