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几十元玉石 开价2万 玉粉粘成"翡翠"成本仅几分

[日期:2010-05-19]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0年05月19日 10:53:57  来源:海峡都市报

    朋友看中一块开价两万元的玉,兴冲冲找到他鉴定,他一看竟是块仅值几十元的马来玉。昨日,福建省收藏家协会会员、玉石收藏家张五鹏先生称,在泉州珠宝市场里,伪劣商品最多的应是翡翠。一些商家在出售翡翠时标明是A货,但其实是C货,“这类商品的售价,往往是成本的5倍以上”。

    据泉州市珠宝首饰行业协会的报告称,国家标准GB/T16552-2003《珠宝玉石名称》规定,经过人工处理的宝石,应标注“处理”二字或处理方法。例如,经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俗称B货)或经染色处理(俗称C货)的翡翠,应当标明“翡翠(处理)”。但有的商家将经人工处理的翡翠,充当天然翡翠出售,易造成消费者受骗上当。

    都说是A货

    价格“很便宜”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家珠宝行,店员都称,他们店里所售翡翠为“纯天然A货”。在一些品牌店里,对玉石都标着“天然翡翠A货”的字样;而不少珠宝店对翡翠,却只简单写着“天然翡翠挂件”,并无A、B、C货之分。记者咨询店员,得到的回答都是,他们所售商品皆为A货。

    在记者走访的数家店中,未见过一个标注B货和C货的。而一些所谓的“天然翡翠A货”,大部分晶莹剔透,难见瑕疵,玉镯子每个售价大多为两三千块,而玉坠子和戒指每个售价一两千块钱。

    “真正的纯天然翡翠很贵,一个戒指就要几万元。”张五鹏说,很多颜色和品质看起来都非常好的翡翠,可能都是经过处理的C货。

    张五鹏说,翡翠原料不多,质量好的就更少了。一些商家为了达到消费者的要求,使翡翠看起来颜色好,又透明,就会用激光向那些质量不好的翡翠里加入一些化学原料,增加翡翠的透明感,使整个色调更好看,以此提高售价,这就是翡翠C货,“这种玉石因为加入其他物质,已失去‘养人’的功用,没有收藏价值。翡翠B货算好些,是往翡翠注入一些会挥发的化学原料,将其杂质溶化掉,但因为破坏了玉的质量,也失去‘养人’的功用”。

    几十元玉石

    开价2万元

    前些日子,一位朋友找到张五鹏,拿一块“翡翠”给他鉴定,自称是古玩市场一商家打算开价两万元的“宝贝”。张五鹏一看,那不过是块马来玉,只值几十元。“这么多年,我鉴定过的玉石伪劣货无数。不少人花上万元,买了价值二三十元的玉石。”张五鹏说,玉石市场“巨骗”最多,有的人拿普通的石头充宝贝,卖上几十万的都有。

    张五鹏说,买玉要先了解什么是玉,中国的和田玉、青海玉及缅甸的翡翠,是价贵的玉。但汉白玉却是建筑的石头,大部分蓝田玉也不值钱。

    更有甚者,一位曾从事过珠宝生意多年的先生爆料称,一些商家用粘合剂将玉粉粘在一起,再用机器压成首饰或挂件,也标成“翡翠”出售。“这种商品一秒钟可生产一个,成本才几分钱,售价却是几十元、上百元。”他说,玉石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在市场上却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以上的挂件是一模一样的,这些大多是如此生产出来的。

  买翡翠

    选丑别选靓

    张五鹏说,大部分的消费者在购买翡翠时,都要选那种没有瑕疵的,并且“越绿越好,越透明越好”。其实,这种翡翠若不是价位特别高,大部分是经过处理的C货。买翡翠可以选择豆芽色的,光泽度不必太高,有瑕疵,“这种一般是没处理过,而且价位不会高,有的一两百就能买到”。

    此外,张五鹏提醒说,由于玉石不像黄金,物价局无法定价,发生消费纠纷更难认定。所以,消费者买玉石时,一定要让商家在鉴定书和发票等票据上,标清楚玉石的品质(如翡翠一定要注明A、B、C货)、重量等方面的标志。买了价贵的玉石,最好及时到专业机构鉴定。(记者  沈雪燕)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投资客"转向黄金 25斤重"大黄鱼"宁波首卖(图)
下一篇:高价购"宝贝" 亲眼见得"文物"出土竟是劣质赝品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