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腊肉""香肠""骨头汤" 牛人"奇石宴"让你流口水

[日期:2010-05-14]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0年05月14日 11:23:44  来源:安徽商报

    “腊肉”、“香肠”、“海鲜”、“骨头汤”……谁见了都会垂涎欲滴。停!咽下你的口水吧,这桌宴席只能看,不能吃!在合肥市瑶海区,退休老人陈夫仪酷爱收藏石头,大摆“奇石宴”。

    大摆“奇石宴”

    66岁的陈夫仪老人拿起湿布,细心地擦洗着一块“腊肉”。每天,他都会像个大厨一样,打理他家里的那桌石头宴。这个特殊的宴席十分丰盛,足足有26道“菜”。不但有餐前消闲的“炒货”,也有正餐的“香肠”、“卤牛肉”、“东坡肉”、“海鲜”,以及“骨头汤”,当然还有主食——“米饭”,而“葡萄”则是饭后水果。此外,还有一坛子“陈年老酒”。这一桌,荤素搭配,有“酒”有“菜”,谁看了不馋?但是,好看不能吃,所有的“菜”,都是象形石。这石头宴,样样都是大有来头。收集这些“菜”,陈夫仪花了10多年,走遍了全国很多地方。而这其中,还有他的儿媳妇送的一道水晶石冰块“冷饮”,孙子从海南捞回来的海底石头“炒货”。

    26道“菜”中,最绝的一道“菜”,是一道名为“御笔黄鳝马蹄龟”的“菜”。陈夫仪说,这道“菜”只有一只化石“小乌龟”和一条短粗的象形石“黄鳝”,之所以成为主“菜”,因为这其中有着一个关于包公的传说:古时各地进贡皇帝的,必是珍奇宝贝,美食也必是极品。但包公向皇上进贡,却特意选了本地的一些小黄鳝和小乌龟,实在拿不出手。此举,包公意在向皇帝进谏,民间有饥荒,请皇帝开恩,给百姓免税减租。没想到,这道菜进贡后,不但达到了包公的目的,还很受皇帝喜爱,成为一道名菜。

    收藏“包公奇石”

    近千件石头中,还有很多是和包公有关的奇石。几十年来,他先后找到3块奇石,每块奇石上,都有和包公形象十分相似的图案。三块石头,一块代表合肥,一块代表河南开封,还有一块代表广东肇庆。广东肇庆也是包公任职的地方,他在那里政绩彪炳,留下了很多传说。陈夫仪老人收藏的其中一块石头,就讲述了包公在肇庆清正廉明,“掷砚成洲”的故事。陈夫仪还专门收藏了一组石头,像是连环画一样,成系列完整讲述故事。陈夫仪潜心收藏和研究历史,想将石头收藏文化和包公文化结合起来,“以石喻人,石格、人品合一”。

    陈夫仪老家在灵璧县。他给自己起了个别名,叫石缘。陈夫仪说,这是他晚年生活最大的乐趣。“我乐,全家乐,大家乐”,他要在家里开个家庭藏石馆,以奇石会友。(记者 武鹏 卓也)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春拍旺季 两家日本知名拍卖公司将赴台预展(图)
下一篇:嘉德2010春拍邮品专场 整版猴票拍出百万元高价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