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0年2月下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制造年代:商
凤凰的光辉形象在古今人们的眼中不言而喻,凤凰二字与美好相通表达着人类对人生完美的心愿。世上本无凤,凤的原形是鸟或鸟类动物,鸟而升华为凤,其文化的意蕴是很深刻丰富的,值得我们去发掘和探索。在万物有灵的信仰方式的氛围中,是古之先民将其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抽象概括为理性化和艺术化的形象,赋予其道德理想的化身、拟神化超人格的力量,成为一种人人都向往美好但人力不可及的精神慰藉。 凤凰的起源约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彩陶上的很多鸟纹是凤凰的雏形,它与龙的起源传说实际上具有共同的神话与文化渊源。凤与龙是封建帝王的象征一样成为后妃的符瑞。凤凰也是中国皇权的象征,当龙的形象逐渐上升提高到真龙天子的辈分上后,凤就只能退居二线成为皇母一类的代言人,为搭建龙凤呈祥的和谐平台,让世界趋于平衡发挥“凤属阴”的功能。凤的形象广泛出现在中国文化之中,经过艺术加工,更使凤蕴含了很多浪漫主义的色彩,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该枚玉凤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的妇好墓。墓主人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生前显赫一时,令人诧异的是她竟是统兵大将军,不避箭弩陷阵冲锋,屡有斩获屡建奇功,而且武丁后宫和大营中不乏这样的女将好手,真乃奇闻。想必是当时的战争场面不过是一场较大规模的打斗,有如黑帮为争地盘的聚众斗殴,而妇好的对头不过是一群比女人更女人的绵羊,否则我脑海里很难拼图出“女指战员们”的英雄光辉。妇好大将军大约死于公元前13世纪末至公元前12世纪初,死后庙号为“辛”。与玉凤一同出土的的各类工艺品达1928件之多,其中玉器数量很多,达到755件。从其随葬品非常丰富可以看出商王武丁对墓主生前身后的爱恋和怀念。在妇好墓的大量玉器中,玉凤仅此一件。妇好墓出土了很多玉龙,而玉凤仅此一件,说明妇好对凤的极端重视。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玉凤造型,也是妇好墓装饰品中最精美的一件。 相传,殷商始祖契的母亲简狄,是在吃了玄鸟(即凤)的蛋后,才生了契,这就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殷人也就自命为凤的后裔。玉凤的出土为我们研究早期的凤鸟信仰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史料。此器与商代甲骨文中的凤字极为相似,是研究商代人心目中凤的形像的极佳实物。玉凤,体轻薄,侧身回首,弯曲如大写的C形;玉凤圆眼,尖喙,顶饰三连花冠,短翅长尾,作亭立回首欲飞状,飘逸洒脱,舒展的长尾自然弯曲,尾翎有合有分,素洁无纹;身前有透穿镂孔,更使凤体丰满迷人。背部外凸的穿孔圆钮,有可供穿绳悬挂之处;以商代典型的减地阳文技法表示翎羽,两面纹饰相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商一朝时期的玉雕,在整个玉雕史上,还处于艺术初创阶段,它的特点是注意外在的造型,此件玉凤的表现手法,带有典型的商代特点。由于商代玉雕扁平器较多,至今还未见真正意义上的圆雕工艺,多以阴刻、浅浮雕为之,深雕、圆雕等技法很少应用,因此作品层次并不繁复,但其化繁为简的功力却并不显得单一、平浅,反而更显出别致的艺术感染力。在光线照射下,浅浮雕和透雕产生的阴影效果,在浮雕基础上镂空雕刻使图象空灵突出,以准确的外轮廓线勾勒凤的形象,重点刻划了凤冠和凤尾,显现出玉凤秀美玲珑的艺术效果,立体感很强。 这枚玉凤的形象,充满了律动美和线条美,凤的形像美丽、精巧,玉质晶莹润洁,给人留下了凤之娟丽高傲、振羽展翅、昂扬向上的深刻印象。只可惜铜章因材质所限,留下些许无“力”表达这方面的遗憾。从这枚商代玉凤身上我们看到了当时的匠人已萌生了的艺术化的倾向,把很艺术化的人为的雕刻工艺施刻在晶莹的玉器上。玉凤成平板状,其整体形象非常适合铜章的雕刻形式,以原汁原味的玉雕移植在铜章雕刻工艺上,让铜章爱好者因爱成爱视国宝系列若珍璧持之难释。国宝玉雕和铜章施用的造币工艺相契合使这枚铜章平添魅力,用不同的艺术手段或形态达至艺术上的升华使我们看到了铜章艺术的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