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魏进发与美国“中美集邮中心”

[日期:2010-02-02] 来源:互联网  作者: [字体: ]
 
2010-02-01 14:46

中美集邮中心简介

魏进发与美国“中美集邮中心”

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地区,中美集邮中心负责人魏进发十多年老靠他求实进去的经营历年,逐进打开市场和知名度,为华人同胞所认同和肯定。

魏进发常说:“路是人走出来的。”他在十多年前投入集邮和开发首日封、纪念封行业,曾经走过一段崎岖路,摸索着前进,并从中汲取经验,一步一脚印的奠定事业的基础。初时他所设计的首日封、纪念封,内容较为单纯,品质档次较低,但随着时光的推移、经验的的增进,魏进发逐渐将自己的产品提升到较高的层次。目前他所开发的产品,不论是生肖邮票、首日封、纪念封,从设计、制作到纸质、印刷,都达到专业水平。

20008月底到9月初,中美集邮中心在中国郑州举办了“美国华人集邮精品展”,相继在2003年又获邀在中国钓鱼台国宾馆举办个人邮展,十月初得到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邮票爱好者联谊会及中华全国邮联等大力支持,在北京东城区文化馆举办:“美籍华人魏进发收藏品展”,这是中国邮政界在成立54年以来,首次为海外华侨主办,展示了该中心的系列邮品,赢得观展者的积大兴趣和广泛好评。这次海外邮展也表明,魏进发已把视野投向国际集邮品市场开发,相信他也会有所展获。

魏进发的产品涵括面甚广,除了生肖邮票有固定的十二个动物造型外,他所创作的首日封、纪念封内容包容万象,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元首、领导人互访、党派与党派之间的交流、国家大事的典庆纪念、艺术家的展览、文化的交流、重要运动项目的开赛、大型商展的举行与世界性桥团联谊大会的召开等。特别是布什总统在2001年就职宣誓纪念、2003年纪念阿诺斯瓦辛格就任美国加州州长纪念封在集邮世界引起轰动,具有珍藏意义。

恰们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前国务院总理朱鎔基、现任总理温家宝访美,连战中国大陆破冰之旅促成国共两党和解,在人民大会堂会晤时,布什总统访华与胡锦涛会晤,魏进发均抓时机发行纪念封,为荔枝作见证,其余孔子诞辰2548周年纪念、中国海军舰队首次访美、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均有发行纪念封。(未完待续)

邮系人间的魏进发

魏进发出生于越南,祖籍福建省同安县人,旅美华侨。从七岁起开始集邮,并得到父母的支持和指教。来到美国后,为了便于集邮,他选择了在邮局工作,这样也可以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他所深爱的集邮及相关活动中。方寸之间展现给他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从中不仅得到收藏的愉悦,更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知识,陶冶情操,集邮已深深融进了他的生活。

魏进发先生从事邮品制作发行时的费用都是从自己的积蓄中支付,所以是“高投入,低产出”,因为美国的华人集邮市场正处在开发之中,在许多重要场合,首日封、纪念封的发行往往成了无偿赠送,那一个个设计新奇、印刷精美的小小纪念封配上精心挑选的邮票和设计优美的邮戳,使许多人竞相索取,爱不释手。

他执照于自己所喜爱的事业,致力于中美两国间文化交流,相继设计发行了数百套纪念封和首日封。如:中国石油美术家来美作品展纪念封、国际自行车环球大赛首日封、孔子诞辰2548周年纪念封、佛教星云大师教宗保罗历史性会晤纪念封、中国海军舰队首次访美纪念封、北一女中首次参加玫瑰花车游行纪念封、美国与瑞典联合发行诺贝尔奖百年纪念封、美国布什总统就职宣誓典礼封、祝贺北京申奥成功晚宴封,特别是为庆祝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发行了系列纪念封、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大熊猫馆揭幕封等。

中国前国家主席江主席首次访美期间魏进发先生设计发行了“世界之旅”系列纪念封13枚,记录了江主席访美的全过程。中国前国务院总理朱鎔基访美期间制作发行了“破冰之旅”系列纪念封6枚。江主席、朱总理在纪念封上分别签名留念。中美首脑高峰会议和南加州华人欢迎江主席来访洛杉矶晚宴纪念封等,在集邮界引起了轰动。

最为特别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制作发行的纪念封,纪念邮戳上采用了天安门和国旗的图案,这在中国以外的国家邮政部门还是首次,此封很有珍藏价值。

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十九日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举办的欢迎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招待会上,张燮林、邓亚萍等世界乒坛名将被许多手持“中美乒乓外交二十五周年纪念首日封”的人簇拥着签名,人群中不时传出欣喜的叹声。

魏进发先生以设计和发行首日封、纪念封的形式反映中美两国经贸活动,促进华人在工商领域的发展,如:华人工商大展纪念封、中国南方航空公司首航洛杉矶首日封、广东省-洛杉矶经贸洽谈会纪念封等。

自一九九三年美国邮政总局开始发行中国生肖邮票以来,他制作并发行的生肖首日封、纪念封已成系列,受到海内外集邮爱好者的喜爱,并享誉邮市。

经加州议会通过每年的9月28日为加州孔子节,使加州华人倍受鼓舞,魏先生为此发行了纪念封以资纪念。魏先生制作发行的纪念封在美国的博物馆,如:史密松国家博物馆(SMITHSONIMUSEUM)、美国邮政博物馆(NATIONALPOSTALMUSEUM)、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HISTORYIMUSEUM)、白宫文物珍藏馆(THE WHITE HOUSEFOUNDATION)、尼克松总统图书馆(RICHARD NIXON BIRTHRLACE LIBRARY)均有收藏。

人们注意到,与华人有关的重要节日或华人社区举行的重大活动,魏进发先生几乎都有纪念性的新作问世。魏进发先生设计发行的每枚首日封、纪念封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意义、不寻常的故事,小小的纪念封已经成为中美两国文化交流和华人社区发展的历史见证。

魏进发先生热爱祖国,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他把制作发行哀悼纽约世贸中心遇难者纪念封、哀悼9.11遇难者烛光祈祷夜纪念封的全部收入捐给了世贸中心遇难者基金会,还将自己珍藏的邮品义卖之后的全部款项捐给中国希望工程。只要有公益活动,就能看到魏先生的身影。多年来他默默耕耘,在促进中美友谊和文化交流方面及为华人社区的繁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李肇星大使在任期届满返国就任外交部长前,赠送魏先生一本大使馆手册并题词:“进发先生:祝贺和感谢为中美友谊所做的巨大贡献”。魏先生备受感动和鼓舞,激励自己要制作发行更多、更好的邮品,为中美文化的交流及华人社区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魏先生将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部奉献给了他酷爱的集邮事业,但他也很内疚,他几乎没有时间陪爱人和孩子,但是他的爱人和孩子对此都非常理解和支持他,为此他向爱人和孩子说一声“谢谢你们多年的支持和理解。

采访之时获知,魏先生魏先生即将赴京参加世界华人企业协会在京举办的国庆招待会和入选世界华人百名企业家及个性化邮票首发式,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大力支持下,由外国邮票爱好者联谊会主办,在北京举办魏进发个人集邮藏品展览。

在全国人民欢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四华诞的大喜日子里,10月5日,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文化部树立的全国标杆文化馆)灯火通明,展厅内聚集了来自首都集邮界、文化界等各界代表200多人,他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参加北京集邮界历史上首次为一位海外华人举办的邮展--美籍华人魏进发集邮藏品展览。这次展览,将魏进发先生回国参加庆典的系列活动引向了高潮。

一、激动人心的邮展开幕式

此邮展是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和北京市集邮协会大力支持下,由外国邮票爱好者联谊会、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美国中美集邮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新加坡友好协会会长、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许孔让、中华工商联合会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程路、原电子工业部部长、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顾问钱敏、原邮电部邮票设计室第一、二、三任主任孙少颖(原邮票博物馆馆长)、董纯奇(原北京邮票厂厂长)、李印清(邮票设计家)、女邮票设计家潘可明、中国集邮总公司设计师张石奇以及原体育集邮协会秘书长、曾16次打破国家记录、6次打破世界纪录的女跳伞健将赫建华、奥运会女子体操亚军杨云、亚运会女子体操冠军张楠、17次打破世界纪录的女射箭运动员李淑兰、创航模留空时间和飞行高度两项世界纪录的运动健将甘彦龙出席了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北京市集邮协会副会长、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会长、《中华世界邮票目录》编辑委员会主编朱祖威;北京市集邮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家琪、北京市各区集邮协会、北京老年集邮协会、中国航空集邮协会、外国邮票爱好者联谊会、外国邮票爱好者联谊会北京分会等会长、副会长参加了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还有著名集邮家朱培基、吴鸿选、张振声等老先生。《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集邮报》、《集邮》杂志社、《集邮博览》杂志社、《北京邮政周报》等新闻媒体均有记者参加开幕式。美籍华人魏进发先生在外宾接待室迎接前来的领导和贵宾,与各位领导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外联部常务执行部长阿尔贝托·麦克·巴斯库尔先生也出席了开幕式。

上午9时30分,开幕式隆重举行。当胸戴红花的贵宾和魏进发先生一道走进主席台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开幕式由朱祖威先生主持。他介绍了到会领导、贵宾以及魏进发先生简历,并首先请魏进发先生讲话。魏进发先生回顾了自己的集邮道路。通过设计制作发行纪念封加深中美之间友好交流的历程。当他谈到在祖国国庆庆典期间作为炎黄子孙能将自己的作品呈献给节日、呈献给广大邮友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泣不成声。他的真挚情感激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大家通过掌声表达了对魏进发先生的敬意。

许孔让、程路两位会长先后致词,代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向魏先生表示欢迎和祝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和全国集邮联合会副秘书长刘佳维在国外分别致电表示祝贺;发来贺函的有: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兰立俊先生、美国商务部、美国教育部、加州洛杉矶政府等。在文化界和集邮界当中这次出席开幕式的领导也是最高规格了,充分体现了对这次活动的重视。主办单位向魏进发先生赠送了书法条幅。在礼仪小姐就位后,许孔让、程路、钱敏、魏进发四位为邮展剪彩,和观众一道进入展厅参观。

二、魏进发发展品琳琅满目受到喝彩

东城区文化馆是京城面向群众开放的政府文化服务部门。国庆期间,展厅排满各种展出节目,有书法字画展、动漫画展等,但最为抢眼的要数集邮藏品展览,因为这里是北京集邮界举办邮展的重要场所。《北京邮政指南报》早在9月28日,就登载了邮展的消息。举办单位的请柬是通过北京市邮政局寄发给各界人士,因此参观的集邮爱好者相当踊跃。

邮展使用了国际邮展标准展框,为魏先生丰富的邮集又增添了风采。展出了魏先生制作发行的数百套首日封、纪念封和美国邮政局发行的邮票、邮品。其中讲主席、朱鎔基、李肇星的签名封、纪念封;美国“9.11”事件专题封、各种中美友好交流封在展厅倍受观众青睐。魏先生一遍遍为观众讲解每枚纪念封的构思和含义,观众排起长队等候魏先生和邮票设计师张石奇、邮票设计家李印清的签名留念。李印清设计的邮展纪念封,贴有魏先生肖像的个性化邮票,封上图案是口衔玫瑰的燕子和华表,下面配有“非春胜似春,京秋更醉人。游子化归燕,暖巢日月新”的诗句。背面印有美籍华人企业家魏进发先生,借参加“世界华人企业协会”在北京举办“世界百名优秀企业家个人肖像邮票首发式”之际,于2003年10月5日-7日在北京举办集邮藏品展览,特发此封以资纪念。此封由《中华世界邮票目录》编辑委员会制作,美国中美集邮中心发行。李印清是中国原邮电部邮票设计室第三任主任,主持18年中国邮票的设计工作,此枚纪念封出自此位大师之手,为邮展添资增彩,也增加了魏先生的工作量,忙于为观众签名留念,成为邮展一道动人的风景。

海外华人向国内集邮爱好者全面展示自己在美国制作发行的首日封,这在北京还数首次。北京著名集邮家、中国早期“新光集邮会”会员、七十多岁的朱培基先生,以研究邮票历史而闻名。开幕式当天他在展品前仔细观摩,记下笔迹。在在邮展第三天,再次冒雨来到展厅,继续他的研究。魏先生深受感动,当即赠送他几枚美国首日封作为留念。魏先生的展品受到国内集邮爱好者的好评和重视,很多人在函购登记薄上留下自己订购邮品的种类和通信地址。

三、生动的集邮学术研讨会

邮展开幕当天,在报告厅举办“美籍华人魏进发先生集邮藏品展览集邮研讨会”。专题是对魏先生此次邮展进行学术研讨。这在北京集邮界尚属首次,也是魏进发先生获得的殊荣。北京集邮学术研究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北京市集邮协会秘书长刘家琪首先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魏进发先生介绍了自己的集邮经历和设计、制作纪念封的经验,介绍了美国邮政历史及邮票和邮品的发行情况。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老集邮家们对魏进发先生挚着的为中美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表示钦佩。鼓励他今后继续做中美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并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次研讨会,使魏进发先生与北京集邮界有了更密切的接触,结识了不少邮友。魏先生对此感激万分。认为这是他到北京后最使他难忘的经历。他把国家邮政为他制作的《世界百名优秀企业家肖像个性化邮票册》赠送给出席研讨会的集邮家。集邮家们也请他在纪念册上签名致词留念。

魏进发先生在京举办集邮藏品展并参加集邮研讨会的消息,在中国集邮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使中国集邮界对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魏先生也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使他和中国集邮界建立了更密切的关系。这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还和有关单位商讨了加强合作的意向和具体计划。

四、隆重的“世界华人企业家国庆招待会”

魏进发先生此次是应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邀请前来北京的。9月28日,他受邀参加了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世界华人企业家国庆招待会”和入选《世界华人百位优秀企业家肖像个性化邮票首发式》及《世界华人年鉴》首发式。。魏进发先生将他制作并发行的邮品在招待会大厅进行了展出,并且在招待会上代表美国优秀企业家作了讲话。全国政协主席、国家邮政局及30个国家驻华使馆大使和官员出席了招待会。

魏进发先生在北京期间,参加的活动丰富多彩,成为中美之间集邮文化交流的使者。这一次活动的成功,更加增强了他搞好所从事的集邮事业的信念。他表示要继续设计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纪念封,把中美友谊发展的每一段历史及时地记载到纪念封上。现在,他正忙于构思温家宝总理即将访美的纪念封,阿诺施瓦辛格就任加州州长就职宣誓纪念封及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和中美建交25周年的纪念封等。

最后,我们祝愿魏先生继续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和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孔子语录被搬上彩票 是否亵渎中国传统经典?
下一篇:先秦早有“贺年卡”称其为“刺”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