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南京现明代神秘墓志 主人像极《红楼梦》贾母

[日期:2009-12-11] 来源:  作者: [字体: ]
 

    链接

    【文物艺术价值】

    在南京发现的这一对墓志,1000多字铭文由成化二十年状元李旻撰写,正三品官李智用正楷小字书写,字文书写极佳。

    志盖由正二品武官都指挥、封疆大吏、相当于兵部尚书的彭铸撰书,志盖上的篆字,工整大气。历史上,文武高官合作墓志铭,难得。明代状元亲自撰写墓志铭,至今在史料中,从没有发现过。而两个高级武官同为一妇人撰写和书写墓志铭,也非常罕见。

    可以说,文武之道,相得益彰,珠联璧合。尤其是墓志铭的小楷,气势磅礴,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实为出自一代儒将之手,有极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

    【历史考证价值】

    墓志铭有7处与明代皇帝有关,与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的有4处,与其他皇帝有关的有3处,重要的有永乐皇帝朱棣。还有明代重要的官宦,明代的官位任命,世袭制度。特别是朱元璋后妃如何陪葬的生动描述,在明代史料中很难见到,此次为首次发现。

    另外,现实中的“跑官要官”,明代已经流行,文献记载很少。墓志记载袁氏本人经历了九朝,八个皇帝,跨度之大,也属难得。墓志中明确记载了明代早中期:各类人物17位;各种官职、称谓19个;各处地名11处;与明史有关的时间9处。

    这些信息填补了明史中的许多空白,明史中的一些关于记载皇宫贵族的短缺信息资料,在墓志中得以一一解开,其历史考证价值,在此可见一斑。

    【记者手记】

    还有多少文物被弃

    此次意外发现明代“袁氏墓志”,给考古学和明史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信息。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思考,为何如此重要的一对墓志竟然被丢弃在郊外的土场,无人问津。而且不知被当成“垃圾”,辗转了多少次。如果不是巧遇盛先生这样的学者,这对石碑的命运如何也难以预料。

    对于南京这座历史名城来说,地上的和地下的文物一样重要,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大潮中,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毫无疑问,这对墓志出土于铁心桥萧家家族墓。如今,神秘石碑之谜被揭开了,那么不禁要问,是谁将这对墓志从古墓里挖出的?又是谁把它们抛至郊外的土场的?萧彦晖和袁氏的合葬墓具体位置究竟在何处?是谁破坏的?这些都仍然还是未解之谜。(记者 蔡震 文/摄)



上一页 [1] [2] [3]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老生常谈集邮(一)(二)(三)
下一篇:《滕王阁序》现日本版本 专家称可破解文化之谜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