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慈禧后人的另类收藏 价值百万收藏品想捐没人要

[日期:2009-12-02]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 [字体: ]
 

    “向往退休后的生活”

    ——对话那根正

    晨报:别人都收藏更值钱的东西,您为何收藏不起眼的门票?

    那根正:颐和园是开放时间最早的皇家园林,收藏它的门票,可以见证历史,还能弥补档案的空白,我觉得很有意义。

    晨报:作为慈禧后人,您的父辈是否也从事收藏?

    那根正:过去哪敢收藏?1966年秋,家里人在院里挖了个大坑,埋了上千件瓷器。家谱、字、画、照片等都烧了,还把两三千块银元扔进清河。只有厨房里一幅照片侥幸保留下来。这是一幅近两米长、手工上色的颐和园全景照片,当时慈禧的摄影师用遥拍技术拍的,拿到德国冲印,只带回中国三张,慈禧和光绪皇帝各一张,剩下一张赏给了我曾祖父桂祥。

    晨报:当年埋的瓷器怎么样了?

    那根正:1990年我们把大坑刨开,里面剩的都是碎瓷片,用盛苹果的竹筐装了8筐,扔掉了,只保留了很少的一部分,后来故宫的专家看了,惋惜不已。

    晨报:2011年,您即将退休,有什么打算?

    那根正:会继续在满汉双文书法上努力,小时候老人要求我学满文书法,当时觉得没意思,不肯努力,这些年重新捡起来,才体会到老人的苦衷。从语言的角度看,满文没有汉语这么丰富,但非常严谨。练习满文书法不容易,因为前人的满文书法作品很少,我现在说不了满文,但还能阅读,满文有两种体,一种是印刷体,一种是手写体,手写体如果写快了,别人不太容易看懂,我在书法中都写印刷体,平时就对着字典练字。

    晨报:您已经完成了两本历史方面的著作,退休后是否继续写作?

    那根正:我的两本书出版后,有一些不同意见,所以退休后我想多读点东西,暂时不写了。

    晨报:现在关于慈禧太后的书很多,您怎么看?

    那根正:有些细节有争议,比如去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很多文章说当年奥委会曾致函邀请中国,但据我爷爷告诉我,并无此事,倒是慈禧太后曾致函奥委会,希望参与,但没得到回应,当时西方列强歧视我们,不可能主动发邀请函的。

    那根正传奇身世

    原名叶赫那拉·根正,1951年10月生于北京,系纳兰性德九世孙,慈禧太后内侄曾孙。1969年到内蒙古建设兵团,1978年调回北京。

    现任北京颐和园游人接待总站站长,著有《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等书,满汉双文书法家,被媒体誉为“满汉双文书法第一人”。(陈辉)

 



上一页 [1] [2] [3] [4]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我国将推出首套"圣诞"主题彩票 面值10元图
下一篇:10元工艺品充故宫文物 老太轻信险被骗10万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