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议的领导,十分认真地对待每一次金银纪念币设计稿的评审。可能大家会想象不到,新一轮中国生肖金银纪念币设计图稿的评审工作就反复进行了4次,直到画稿相对满意才进行投票。要知道,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是很忙的,一个生肖项目的画稿评审4次,就意味着要比平时增加了3倍的体力和精力,这对百忙之中的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领导来讲,是难能可贵的。我们也能从中窥视领导们的认真敬业精神,对国家货币的负责精神和他们在执行评审金银纪念币图稿过程中“如履薄冰”,严肃谨慎的执行公务的历史责任。
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中国人民银行对中国金银纪念币设计工作的关心、支持、负责,是中国金币事业继往开来,更上一层楼的政策保证。我们不应该忘记金银纪念币发行工作中的这些领导――无名英雄,他们和金银纪念币的设计者同样载入史册! 四,金银纪念币生产新工艺的应用对设计工作的大力促进 金银纪念币生产工艺对设计工作的促进表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锦上添花的作用。金银纪念币生产工艺的合理应用,尤其是新工艺的适当应用,是对设计图稿的新诠释,丰富了设计层次的表现,强化了设计主题的主要造型,丰富了设计背景的内容。 其二,是对设计图稿的再创作。一名资深的优秀工艺设计师,会认真独栋设计稿的内在涵义。更有甚者,有的优秀工艺设计师可以在某些方面超越设计画稿的表现力,实现了新的意义上的发展和再创作,这样,就会更完美地再现择币。 以上两点可以充分说明,为何同样的金银纪念币设计图稿,上海造币有限公司、沈阳造币厂、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三个造币企业制造出的择币都不会一样,效果有一定的区别。当然,应当是最能体现设计效果、最具有钱币美感的择币胜出! 30年的时间,对历史长河来讲只是一瞬间,然而对中国金银纪念币来讲却是一段相当漫长的岁月。着30年,可以使一名婴儿待哺的幼儿长大成为帅哥靓妹,甚至早已为人父、为人母。然而要全面叙述这30年来的中国金银纪念币设计工作,却也实属不易,笔者就简略如上陋文,望读者指正。 作者曾任中国金币总公司设计部经理 |
